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14 10:02:29
我敢肯定,这种方法鸡毛用都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0:05:10
独到见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0:13:45
准备金率更快更直接,更有行政色彩,利率政策更市场化更间接、容易犯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0:15:05
zhangccww 发表于 2010-1-14 08:55
主要是今年1月新增贷款6440亿元,但今年的财政政策是适度宽松,而一个月就投放了这么多贷款,已经超出了适度宽松的范围,所以需要调控一下,提高50个基点,回收3000亿元,其实并不多,对经济和市场影响非常有限,我个人认为。
比较赞同这个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0:22:18
准备率越高,每个存款银行贷出的款越少,而且货币乘数也越小,减少了货币供给量。而银行提高利率,会使人们相对增加储蓄;同时,利率提高了,还贷率一般也相应提高,最终会抑制消费和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0:37:14
准备金率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后者较高的情况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效果是比较轻微的 。
实际情况就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高!
所以,提高准备金率只具有改变心理预期作用。
心理预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

如果预期不变,那么价格不变。
如果预期变化,那么价格随之变化。
如果预期价格上涨,那么价格一定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0:44:10
准备金率一提股市立马下跌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0:49:55
正解! 2# hlhlhl20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1:05:37
感觉上调50个基点的准备金率的警示作用大于实际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1:29:42
我认为 之所以不用利率 是因为 我国利率本来就比美国等国家高,再提高利率可能导致外国游资逐利导致流动性泛滥。。。可能等到美国等国家加息后估计我国才能加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2:18:55
[em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2:19:13
[em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2:36:07
这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应该是有好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2:46:55
最好是想办法把房价降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2:52:00
嘿嘿,学习了,继续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2:58:45
同意二楼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3:52:26
准备金率是猛药 当然现在只是小试市场反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3:56:05
政策导向还是好的,为了抑制通胀预期控制流动性,但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4:13:44
遏制放贷,抑制投机行为在房地产行业的活动。至于影响消费,估计可能性不大!
     存在于国企的软约束依然存在,照样影响不了,大不了不还罢了!央行的政策还要再加上政府的法令指导,要能够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规范理念,那样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还不能治本。
     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而言,无异于少了一大笔可流动的资金。实体经济几乎没什么影响,虚拟经济倒是变化不小。政府的此举措貌似是要让钱从投机转换为投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4:19:01
中国之所以经常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那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所以央行没有办法,而一般成熟的市场上央行用的最多的是公开市场操作。而一般实际操作中,再贴现也用的很少,那是因为第一:央行用再贴现率,央行比较被动,央行不愿意等着商业银行来再贴现窗口来办理再贴现业务。第二:商业银行一般也不愿意去再贴现,因为这样做会给人这家商业银行财务可能出现困境的信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4:21:20
是啊!存款准备本来是力度很大的一项手段,但是中国反复使用,也没什么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4:21:23
货币供给是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4:22:11
路过,这样辩论才是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4:26:35
大家都说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对经济影响不大,但教材上不是说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使用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因为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会影响到所有的金融机构,对银行的扩张或收缩作用剧烈~~鉴于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只能从书上说的角度来看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4:34:06
中国股市和中国社会一样…… 4# gzt7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4:47:29
在中国,货币政策管住十几家商业银行就可以了。
加息的影响面较大,对消费、投资有负面影响,甚至会热钱流入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外界一直推测今年晚些时候会加息,不知道会不会迫于形势上半年开始加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5:10:42
2楼的说法比较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5:17:11
大家要认识这次调准备金的时间,是在2010年开年,这其实是给今年定了调,这也是为了平扶民心,稍稍遏制通货膨胀,相信今年中国最大的敌人是高通货的压力,这么多钱投到市场,通货膨胀是必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5:38:4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这其实是周小川(央行)在向世界透露一种信号,未来的金融定价权是中国的,加存款准备金这一记闷棍打的世界,重点包括美国股市一楞.汇市,股市,期市纷纷下跌,周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寻找一定发言,话语感.
不出时日,打个喷嚏让世界都震精的人一定是小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5:49:08
这次调整准备金率非常突然,其选择的时间、幅度的准确性值得大家商榷,中国的金融市场成熟度不够,而我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力同样需要时间来证明,经济不完全是政治,解决经济问题使用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法,就算工具选对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更何况有可能工具都有可能选错。
前面的大多数讨论都是基于金融市场非常成熟的前提,我国的金融市场能不能按照金融规律运行,还需要时间证明,目前这样的行政式的金融手法,其效果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