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14 16:10:04
只希望房价能降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24:11
中国消费的比重有多大
美国消费的比重有多大
同样是货币政策,每个国家的性质不一样。
我们现在问题本身就出在大量贷款投资在房地产和虚拟经济上。提高利率肯定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而且现在全世界都叫嚣着要人民币升值,一提高利率,压力将会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24:43
路过,感觉还是说的有些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36:21
肯定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54:55
昨天看清华一经济学家分析,为什么不调动利率。除了大家都说到的“利率影响太大”以外,还有一点,因为目前中国的存款利率比美国高,若为了紧缩经济过热再提利率的话,会有更多的国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而且,目前CPI由负转正,居民面临的是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调动利率确实对居民影响较大。这个是我自己的一点理解,比较浅显,希望与大家一起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56:59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银行对外的放贷量,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意味着银行可向外借款的资金减少,从而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一般来说效果比较明显。而提高利率,一方面会使投资者、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会使一部分钱从股市投资转向银行储蓄,但我国历来都是一个存款大国,所以对于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效果不是很明显,还可以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58:04
补充一点,官方依然表示这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进行的微调,局部紧缩。大家觉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59:25
主要是卡银行的贷款量,但要绝对限制还需动用央行宏观调控---人行的窗口指导,其实就是信贷规模控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8:37:10
官方解释。。。。 回笼资金 为春耕播种 做资金准备 你信么?

“其实 我倒是想的是:昨天股市狂涨了2%,晚上放出调准备金率的事情
                   肯定是有人知道了内幕消息,狂拉股价,高出走人。。。。。。。
                   这才是可怕的地方。。。。。。 庄家真黑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40228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15:53
这要看信贷的投向了,如果是贷给国有企业和政府,利率多高都没问题,不如准备金率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27:51
货币大量发行,总要回笼些,否则会有麻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39:45
我在想,银行是不是又要增加员工的揽储任务了。
现在去建行办事,总是会给推荐什么银卡、网银,无非是增加银行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55:47
货币乘数定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06:12
央行还不如私下给各国有大行打电话或发短信,贷款多的很,不要一下子发完,细水长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大家都还要在这个锅里吃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16:17
房价年前涨了7.8%,不管是有意无意算是为未来年合理降价预留空间

至于说存款准备金,个人认为只能给股市来个“假想”的震荡

对实际房市的影响不会很大,除非有更猛的政策,至于官方的解释,可以相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21:18
2樓說的比較有道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51:20
准备金调整心理影响大于实体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35:10
部分银行已经停止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加上上调准备金利率,是否是压缩政策的初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07:16
没看到专业点的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14:52
hlhlhl2002 发表于 2010-1-13 09:27
个人理解一下··不对请指正··经济学大二学生
上调存款储备金因该是要掐住银行的贷款量
但是上调利率的话影响比较大
对于消费,投资市场有一定的冲击
就个人消费而言,有房贷,车贷,信用卡等等信贷消费
利率升高的话对于部分人的消费会有影响
而且利率升高  存款的收益变高  大家还是把钱存银行
内需就还是旺盛不起来

上调存款储备金的话可能对消费市场影响不大
可能尤其对房地产等现在过热投资的限制比较大
毕竟房地产现在价格过热
很多房地产商的资金都从银行贷款
对于房地产商来说
银行贷款上的限制
能限制住房地产商的资金链
囤房不售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
分析到位,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18:01
4# gzt777
呵呵,兄台观点言之有理,但是,从宏观看,这是个副产品吧。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22:40
2楼关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会抑制房贷的说法,某不以为然。其他的还是有道理的。
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可能和最近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增加有关:在4万亿的政府支出激励下,国民经济或许会有经济不振转入突然的通货膨胀,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收缩一下银根,防患于未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25:29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简单解读:
   在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4万亿的同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防止国民经济由经济不振突然转入快速的通货膨胀危机,防患于未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3:43:35
ZF说了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11:03:06
6# 非主流书生
没看懂你什么意思,菜鸟级人物,还请前辈赐教,具体说明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18:50:10
上调准备金率对抑制经济过热是有好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37:45
一本书上说,这种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方法,实施效果并不好,因为银行可以持有“超额准备金”,通过最大化的自己的资产和存款量,银行可以在满足法定储备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放信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3:25:04
个人觉得二楼的说法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8:42:34
雨声苍穹 发表于 2010-1-15 11:03
6# 非主流书生
没看懂你什么意思,菜鸟级人物,还请前辈赐教,具体说明一下!!
只是愤青了一下。我的印象中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一般都是在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开会讨论做出决定后向外公布的,因此大家在变化前可以有个心理准备。央行这次出其不意突然公布政策调整,却又不解释清楚政策调整的原因和目的等,让人气愤。你不说清楚这个政策是如何出台的,我就不得不猜了,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路边社:央行上调存款储备金率的幕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8:44:11
bionature 发表于 2010-1-15 22:37
一本书上说,这种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方法,实施效果并不好,因为银行可以持有“超额准备金”,通过最大化的自己的资产和存款量,银行可以在满足法定储备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放信贷。
银行自己也这么说,0.5个百分比上调只不过是将一部分超储定义为法定储备,没有实际影响。央行不会不知道,所以这个政策心理作用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