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19 16:10:43
等价交换,不是相等的价格,等价交换,是批相等价值,是以抽象的一般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等价,价格是价值量,价值量是以时间来计量,由于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有差异,在确定价值量,也就是作为个体在论价格时,是以个别劳动时间为标准,而定价是以社会劳动时间为标准,由于个别与社会劳动的差异,价格会因此而波动。这个问题问摊主,估计更不会有答案了。这样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太初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7:37:44
青水一行 发表于 2010-1-19 16:10
等价交换,不是相等的价格,等价交换,是批相等价值,是以抽象的一般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等价,价格是价值量,价值量是以时间来计量,由于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有差异,在确定价值量,也就是作为个体在论价格时,是以个别劳动时间为标准,而定价是以社会劳动时间为标准,由于个别与社会劳动的差异,价格会因此而波动。这个问题问摊主,估计更不会有答案了。这样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太初级了
你的价值量是存在想象之中呢,还是现实之中?如在现实之中,可以观察得到吗?

至于问摊主,我想,任何一个摊主都知道王兄问题的答案的。你说太初级,恐怕王兄是不同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9:52:28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9 15:05
1、177楼里,难道我们得到的好处不过是一种感觉而已?

2、请问,不等价交换是不是常态?

3、等价交换,就是根据你说的等价钱交换吗?如果你说100元的钱恰好买100元的东西,所以是等价交换。ok,我明白了,可以终止我们的讨论了。
1、
    abc:“就如我们廉价的出口虽然我们自己的资源和环境以及劳动力耗费是巨大的,所得并不对等,就参与交换的企业老板和外国买家来说,他们明显是互相得到好处的。但是他们得到好处的同时,我们的子孙后代却要背上沉重的环境十字架。”

    我同意的是这一段,并不认为好处“不能拿来量化”。
    这就好比我说:人,不是狗。你非要随意地推出,不是狗就是人的结论——这就不是普遍事实了。

2、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就多数来讲这不是常态。
    在一个城市里,大米有卖2.1元1斤、2.2元1斤、2.3元1斤的,这不是价格完全不同的意思,只能说明有一定的差异。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大米的价格是很一致的。用老百姓的话讲,大米大概在2.2元1斤左右。再进一步统计,就不难发现,一定是2.2元1斤的价格卖的人和买的人最多,其成交量也最大。

    按照你的意思,在一个城市里,大米价格不确定可以不确定到这种程度:1.5元1斤,2.0元1斤,2.5元1斤。虽然算术平均价格是2.0元1斤,但因为误差太大或者说离散程度太高就不能认为大米有一致的价格了。对此应该说,同样的大米,价格很不相同。这是不可能的,也是荒谬的。
    因为,卖大米的利润很薄,要是有这么大的价差,用不着商人,任何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想到:把1.5元1斤的大米全部买下,然后以比如2.1元1斤的价格卖给能以2.5元1斤都能卖出去的商家(原来的进货价是2.2元1斤),除去雇人雇车的费用,就会赚到一大笔无风险利润(套利)。

3、在误差范围内,正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21:00:2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19 19:52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9 15:05
1、177楼里,难道我们得到的好处不过是一种感觉而已?

2、请问,不等价交换是不是常态?

3、等价交换,就是根据你说的等价钱交换吗?如果你说100元的钱恰好买100元的东西,所以是等价交换。ok,我明白了,可以终止我们的讨论了。
1、
    abc:“就如我们廉价的出口虽然我们自己的资源和环境以及劳动力耗费是巨大的,所得并不对等,就参与交换的企业老板和外国买家来说,他们明显是互相得到好处的。但是他们得到好处的同时,我们的子孙后代却要背上沉重的环境十字架。”

    我同意的是这一段,并不认为好处“不能拿来量化”。
    这就好比我说:人,不是狗。你非要随意地推出,不是狗就是人的结论——这就不是普遍事实了。

2、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就多数来讲这不是常态。
    在一个城市里,大米有卖2.1元1斤、2.2元1斤、2.3元1斤的,这不是价格完全不同的意思,只能说明有一定的差异。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大米的价格是很一致的。用老百姓的话讲,大米大概在2.2元1斤左右。再进一步统计,就不难发现,一定是2.2元1斤的价格卖的人和买的人最多,其成交量也最大。

    按照你的意思,在一个城市里,大米价格不确定可以不确定到这种程度:1.5元1斤,2.0元1斤,2.5元1斤。虽然算术平均价格是2.0元1斤,但因为误差太大或者说离散程度太高就不能认为大米有一致的价格了。对此应该说,同样的大米,价格很不相同。这是不可能的,也是荒谬的。
    因为,卖大米的利润很薄,要是有这么大的价差,用不着商人,任何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想到:把1.5元1斤的大米全部买下,然后以比如2.1元1斤的价格卖给能以2.5元1斤都能卖出去的商家(原来的进货价是2.2元1斤),除去雇人雇车的费用,就会赚到一大笔无风险利润(套利)。

3、在误差范围内,正是如此。
1、要承认出口对我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2、不要说一个城市,就是同一个米商,一样的米都可以卖不同的价。米价很不相同就荒谬,就不可能,明天你可以蹲在米铺看。至于为什么,多想想。实在想不通就问米商,看他笑不笑。
3、误差范围内?懒得说了。搅来搅去,连你都觉得没意思吧?诗客说了个故事,不要和27讨论。结果。。。。。。唉。27和28还不都在误差范围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21:32:02
插一句:
王兄,其实价格歧视这种现实例子很多,《牛奶可乐经济学》里举了机票、咖啡等等例子,不一而足,皆取材于现实经济现象。这些歧视明显是商家有意所为,作误差或价格波动解释太过勉强。商家这样做的目的是对需求价格弹性低的人群设立门槛定高价,以求获得更大份额的租金。价格歧视的特点就是套利困难,原因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转移成本高或无法转移,存货成本高,信息成本高等。举个例子,即使同样型号的汽车,在同一地区不同经销商的手里价格也是迥异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信息障碍。当然,相应提供信息赚取差价的企业也在逐渐形成,但这种企业的创立终究是有成本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能否长期盈利都是值得商榷的。企业家望而却步而没有套利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21:38:49
补充一下。我看《牛奶可乐经济学》(1)时的一个很强烈的感觉里面绝大多数经济现象根本不能用价值规律解释,甚至与之相悖。相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些puzzles。各位劳动价值论的支持者或者马经学者不妨试着对《牛奶可乐经济学》里的现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解释。我相信会很有挑战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22:10:03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9 15:16
145楼没有给你答案吗?

卖给不同的人群价格不同是普遍的事实,这也说明,交换是两个个体的事情。交换双方确定的价格,决定了买方要购买的数量,而对卖方来说,他与任何买方确定的价格都是他愿意出清的价格。

就这个问题,我昨天专门跑到天桥去观察,有个卖腊麻雀的,卖给这个人30元1斤,买给那个人20元1斤,两买者前后间隔也不过10分钟。王兄如果有兴趣,哪怕在菜市场呆10分钟,也会发现同一摊主,同一青菜,成交的价格往往都差别很大。依你等价交换的观点,该怎么解释呢?
    145楼:“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它们的差别可能还不止这么多.”

    “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的不同,是表示出厂价之间的不同、批发价之间的不同、零售价之间的不同意思吗。
    两个人,你不能用一个人的身高与一个人的胖瘦不同来代替他们的身高是否相同的问题和胖瘦是否相同的问题。
   
    要是2.5元1斤都能出清,为什么还要去1.5元1斤出清呢。
    如果2.5元1斤不能都出清,为什么不接着找下家同样以2.5元1斤出清呢?

    反之,你愿意以2.0元1斤甚至1.5元1斤出清其余的部分,第一个买家会傻到以2.5元1斤的价格购买吗?

    你举的卖腊麻雀的例子发生在天桥,那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要谎行为;有机可乘,蒙一个是一个。看看老百姓常买的东西,价格是不是这样。

    至于菜市场的例子,坦白地告诉你,我每次去买东西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一些有关价格的问题。
    批发价加销售服务费用(用利润表示)就是菜的零售价,商人的利润本质上就是商人的服务劳动所得。
    当你说的“成交的价格往往都差别很大”时,一般会伴随着这种情况,比如:1斤1元,2斤1.5元,3斤2元。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多买便宜。
    之所以这样定价,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练过摊的人都能感觉到),可以快点卖出去。因此从商人的角度看,单位时间的利润是不亏的。
    还有一个重要条件,能这样“差别很大”定价的东西的利润一定要足够大。比如,批发价是1斤0.5元,其利润范围就是100%—33%。正因为利润范围比较大,所以能容许的价格差别就很大。但这同样是价格的差别问题,仍在误差范围之内,只是允许误差相对大一点,而不是不同价格的意思——在误差范围内价格还是一致的。
    如果是不同价格或者说不一致的价格,一定是不论买多少,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1斤1元,1斤0.75元,1斤0.66元。只要你出0.66元,就一定能买到1斤。

    对于一致的价格,比如同样的菜,有人用2元买了3斤,你用0.66元买1斤试试?这连2斤1.5元的条件都不符合,想用0.8元买1斤都未必会卖给你。换句话讲,这种价格差别一定还伴随着其它的条件,不能用绝对的不同而认定是不同的价格。

    在小市场,当某种东西的利润很薄时,其价格差别就很小。如果用多买来讲价,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都包了也这个价。因为再讲价,可能比批发价都低了。


    要明白,不同与差别是两个概念——你混淆了!
    不同一般指不相同,不一样。差异虽然也有不同的意思,但主要指事物外表的细微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22:41:24
187# 王志成2010

1、哦,不同不是有差别。见识了。
2、请用等价交换解释你例举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1:15:20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9 22:41
1、哦,不同不是有差别。见识了。
2、请用等价交换解释你例举的现象。
我的证明和计算方法可参见我的论文:

[原创论文]价值原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69508

因觉得没必要非得让你接受,在此就不具体计算了。
关键还在于,无论我对错与否,都不能证明你的对错与否的问题。因此,既然你认为等价不能交换,那就请直接证明。(要是在那证明过,请给出链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9:45:21
价值是现实的,价值量是以价值为基准波动的,价值量是价值的体现。这咱初级问题的讨论,是对时间的不尊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9:47:1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20 01:15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9 22:41
1、哦,不同不是有差别。见识了。
2、请用等价交换解释你例举的现象。
我的证明和计算方法可参见我的论文:

[原创论文]价值原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1&from^^uid=969508

因觉得没必要非得让你接受,在此就不具体计算了。
关键还在于,无论我对错与否,都不能证明你的对错与否的问题。因此,既然你认为等价不能交换,那就请直接证明。(要是在那证明过,请给出链接。)
呵呵,这个我也不想讨论了。记得以前的讨论吗?我实在不知道你根据什么理由不准我的价值定义。

不过还是简单说一下吧,还记得生产转换点吗?从个别劳动论看,在生产转换点时,两种产品耗费生产者的时间相等(即个别价值相等),此时,交换对生产者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他将停止交换。只有在高于或低于转换点时,他才会生产其中一种产品并交换另一种产品。

老实说,王兄,我并没有把握说得让你明白。所以,得全靠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0:14:46
你定义了两个价值,因此只能选一个。否则,就没意义了(很可能定义本身就不合逻辑)。

转换点是事实,可这与等价不等价有什么关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0:20:5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20 10:14
你定义了两个价值,因此只能选一个。否则,就没意义了(很可能定义本身就不合逻辑)。

转换点是事实,可这与等价不等价有什么关系呢?
是定义了两个,是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价格决定价值的。即按效用论的定义,可以得到价格决定价值的结论。按劳动论定义也如此。怎么会没有意义呢?(只反问一下,有无意义不想讨论。你说无意义,我也没办法拿个意义给你看。各人理解吧。)

如果把个别劳动时间定义为价值,是不是在价值相等时,生产者就只会生产而不会交换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0:55:18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20 10:20
如果把个别劳动时间定义为价值,是不是在价值相等时,生产者就只会生产而不会交换呢?
在此先不讨论“把个别劳动时间定义为价值”合不合理的问题,只是暂时承认。
由此能否推断,对某个人的“价值相等”,对另一个人也一定“价值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1:46:48
194# 王志成2010 不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3:12:09
要是不能,你总结出的价值相等就不能交换的结论还有什么普遍意义。
对一个人不能交换的,并不等于对另一个人就不能交换。反之,价值相等就不能交换还要分是谁。

这可不叫理论,因为没有系统可言,每件事都与某一确定事件无关。或者说每件事都是独立的,彼此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而总结不出什么规律来。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你定义的价值本身就没有普遍性,不能以一个标准用在每个人身上。
具体来讲,只对某一个人有效,对其它人未必适用。

如果讲故事的话,可以写出这么一个剧本:

场景:价格
P兄:价值相等不能交换!
王兄:对不起,我没说你,我说我呢!
P兄:反正对我不能交换。
王兄:对我能交换。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3:21:28
要是不能,你总结出的价值相等就不能交换的结论还有什么普遍意义。
其普遍意义就是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一个价值相等的点,在这点上交换不会发生。
对一个人不能交换的,并不等于对另一个人就不能交换。反之,价值相等就不能交换还要分是谁。
交换当然要分是谁啦。对一个人不能交换,并不等于对另一个人不能交换。这,难道不是普遍的事实吗?这不需要费多少脑筋吧?

这可不叫理论,因为没有系统可言,每件事都与某一确定事件无关。或者说每件事都是独立的,彼此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而总结不出什么规律来。
呵呵呵呵,不想辨。没意思是不?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你定义的价值本身就没有普遍性,不能以一个标准用在每个人身上。
具体来讲,只对某一个人有效,对其它人未必适用。
这个结论难道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吗?

如果讲故事的话,可以写出这么一个剧本:

场景:价格
P兄:价值相等不能交换!
王兄:对不起,我没说你,我说我呢!
P兄:反正对我不能交换。
王兄:对我能交换。
……
对你价值相等时,也不会交换。只是我们的生产转换点不同而已。难道不是这样吗?依你的意思,每个人的生产转换点都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4:05:25
其普遍意义就是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一个价值相等的点,在这点上交换不会发生。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69508

如果以“价值相等的点”为标准,应该这样表达:在理论上,交换与自己生产的结果相同。
不是什么不能交换的问题,只是与自己生产的结果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4:11:1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20 14:05
其普遍意义就是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一个价值相等的点,在这点上交换不会发生。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0&from^^uid=969508

如果以“价值相等的点”为标准,应该这样表达:在理论上,交换与自己生产的结果相同。
不是什么不能交换的问题,只是与自己生产的结果相同。
对,生产与交换的结果相同。这是在交换0成本下的结论。任何一丁点交换的成本都会阻碍交换的发生。
很高兴你注意到了这一点,我对我们的讨论增强了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4:57:12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20 14:1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20 14:05
其普遍意义就是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一个价值相等的点,在这点上交换不会发生。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0&from^^uid=969508

如果以“价值相等的点”为标准,应该这样表达:在理论上,交换与自己生产的结果相同。
不是什么不能交换的问题,只是与自己生产的结果相同。
对,生产与交换的结果相同。这是在交换0成本下的结论。任何一丁点交换的成本都会阻碍交换的发生。
很高兴你注意到了这一点,我对我们的讨论增强了信心。
不是没注意到,只是因为你在不该中断的地方中断讨论了,也就没机会提起。

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交易成本当然就不如自己生产了;交易成本越高,自己生产就越合算。
但是,不知你注意到没有:随着市场中的产品越来越多,自己能什么都生产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5:04:39
200# 王志成2010

当然不能,所以交换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5:19:06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20 15:04
200# 王志成2010

当然不能,所以交换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
由此可不可以认为,随着自己生产产品种类的增加,其额外成本增加的速度远要比交换成本增加得更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5:22:1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20 15:19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20 15:04
200# 王志成2010

当然不能,所以交换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
由此可不可以认为,随着自己生产产品种类的增加,其额外成本增加的速度远要比交换成本增加得更快。
可以这样认为。所以,这也说明,马克思的全能的人的设想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5:35:43
由此可不可以推论,随着发明创造的增加,生产的产品种类会越来越多,必然要出现分工。每人(或一个企业)只生产很少的几种或几类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5:42:55
204# 王志成2010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5:44:30
一旦分工形成后,不同的人群将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情况有可能是这样的(逻辑事实):
甲人群:10个苹果/1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乙人群:6斤大米/1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丙人群:1尺布/2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丁人群:1把斧子/3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


前面举了上述的例子,我们来展开讨论。

       假设有一群人,他们的劳动能力基本相同。对此可理解为,他们的劳动素质和技能等差不多即一致。(并非完全相同,只是差别不大。)
       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经过测试,可得到每个人:10个苹果/1小时,6斤大米/1小时,1尺布/2小时,1把斧子/3小时。
       其意思为,每个人只要其中的一种产品,生产率就如上所示。(也可以视为,每个人的生产率有所不同,但平均结果如此。)

      【先写这么多,能理解、有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20:39:28
放心,我不会忽视人们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率不同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21:32:0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20 15:44
一旦分工形成后,不同的人群将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情况有可能是这样的(逻辑事实):
甲人群:10个苹果/1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乙人群:6斤大米/1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丙人群:1尺布/2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丁人群:1把斧子/3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


前面举了上述的例子,我们来展开讨论。

       假设有一群人,他们的劳动能力基本相同。对此可理解为,他们的劳动素质和技能等差不多即一致。(并非完全相同,只是差别不大。)
       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经过测试,可得到每个人:10个苹果/1小时,6斤大米/1小时,1尺布/2小时,1把斧子/3小时。
       其意思为,每个人只要其中的一种产品,生产率就如上所示。(也可以视为,每个人的生产率有所不同,但平均结果如此。)

      【先写这么多,能理解、有问题吗?】
明白你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23:42:39
假设每个人同时生产这四种产品,这也代表了每个人要同时生产很多不同种类的产品,根据前述推论,其每种产品的生产率都将大幅度下

降甚至根本就不可能。
    要是此时再测试每个人同时生产这些产品的各个生产率,不难想象,有些降幅恐怕只是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止。对比原来每人

单独生产的“生产率有所不同”,其“不同”的差别就完全可以忽略了。
    为此,就需要分工并合作生产,或者是不分工但合作生产。
    同样的道理,生产各种产品的分工合作生产的生产率,有的增加的幅度要比原来每人单独生产的不止高出十倍、百倍。对比原来每人单独

生产的“生产率有所不同”,其“不同”的差别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假设增加的幅度各不相同,生产方式采用分工并合作,或不分工但合作,就有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甲人群:20个苹果/1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乙人群:18斤大米/1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丙人群:6尺布/2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丁人群:10把斧子/3小时,其它产品都不再生产。
……
对此必须注意一点,不同的人群对换生产,因其劳动素质和技能等差不多,以及每个人单独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率有所不同对比新的生产方式的生产率可以忽略不计,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换句话讲,不论怎么组织人群,所得到的各种产品的生产率大致如上。

余下的,就是该怎么交换的问题了。
【先写到这,是否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01:29:22
明白你的意思,请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