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11 0
2006-02-09
樊纲称中国的收入差距拉大趋势应该长期持续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22 文章录入:乌有之人

樊纲称中国的收入差距拉大趋势应该长期持续

  日前在此间举行的“2006首都经济学家新春联谊暨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论坛”上,经济学家樊纲提出,中国的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既有体制因素也有发展因素。他同时指出,收入差距拉大这一趋势应该持续很长时间,至少在将来5-10年内不应该逆转。

  樊纲最近所做有关中国收入问题的课题研究表明,有两个大的方面问题造成目前我国收入差距的拉大:其一是由一系列传统体制所造成的,比如旧体制中产权分配不均带来的资源占有的苦乐不均,比如为国有企业设置的产权制度等体制弊端,也包括大量依靠权力分配的资源占有者没有为产权资源付费,以及计划经济的后遗症等等。

 除此之外,樊纲特别强调了发展因素所带来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他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已经有2至2.5亿的农民被转移到非农产业中来,但还要看到,仍然还有同样多的农民未被转移,如果再创造2至2.5亿的就业,还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还要做大量的工作。为此樊纲说,要充分认识改革和发展的艰巨性: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化、社会情绪也会越来越大,同时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怎样做,把握好怎样的时机和分寸却非常难。他警告:拉美国家之所以掉进了现代化陷阱,就是过早地采取了发达国家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一些制度政策,造成了通胀问题、失业问题、社会财政负担过度等等问题,使得经济停滞和创造就业的过程停滞。为此樊纲提出,今后中国政府必须非常重视公共政策的建立,提出和采取长远的、符合经济规律的公共政策来避免拉美陷阱。

 在由“2006首都经济学家新春联谊暨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论坛”上,首都经济学界近200位老中青经济学家济济一堂,纵论改革,共度新春。著名学者于光远、杜润生、高尚全、何伟、萧灼基、晓亮、赵人伟、戴园晨、曹凤岐,中青年学者樊纲、陈淮、卢中原、刘纪鹏、周天勇、陈永杰等出席了联谊会和论坛,其中很多人做了精彩的演讲。本报总编辑黄文夫及首都多家媒体编辑、记者也出席了会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