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audon在2006-2-22 9:30:00的发言:
我已看了一部分,我以为论述是严谨的,引经据典恰当。你独特的地方是你能将经济学中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中价值采用时分时合的方式议论。力图从各个层面读“价值”的本质特征。——疑惑的是,被认定的“价值”。谢谢!!
对于任何人来说,我的“价值”都具有十分奇怪的“味道”。因为当几乎所有人都抱价值越大越好的观念时,我却认为价值越小越好。因为我发现,如果一个物品没有价值,那么它就可以无偿给予任何人,那正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也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基础。我的“价值”意义侧重于“耗费”而不是效用,对于耗费意义的价值属性来说,自然是最小化的,越小越好。实际上,马克思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的社会,这种社会在经济活动中不再讲价值,而只讲需要与获得,不再需要按价值来交换。
因此,我对“创造价值”之说非常质疑,特别是对“劳动创造价值”,更是不赞同。因为作为耗费的物化形式,我们不需要将其创造得越来越大。
我们知道,价值连城的东西必定引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