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494 6
2006-02-10

这种独特性可以从以下看出一点:

序 言 对价值的观念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过剩商品’并反而引起的贫困问题,有头脑的人肯定会问:为什么不能将它们免费赠送出去以解决人们的贫困问题?不能!因为它们还有价值。

  价值越大,过剩就越严重,相反,价值越小,福利性的“赠送”就越可以。过剩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商品数量过多的问题,而是其价值过高的问题。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2-20 10:57:00
我下载了你的作品,容我慢慢体会。——我只是偏好经济学,尤其是经济理论的应用,与“大方之家”有相当一段距离。努力向你们这些专业学者学习吧,我知道路很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1 07:07:00

我不是“专业学习者”,只是对现实的思想者。在价值观念上我与所有人唱对台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2 09:30:00
我已看了一部分,我以为论述是严谨的,引经据典恰当。你独特的地方是你能将经济学中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中价值采用时分时合的方式议论。力图从各个层面读“价值”的本质特征。——疑惑的是,被认定的“价值”。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2 16:34:00
偶进来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2 17:49:00
以下是引用laudon在2006-2-22 9:30:00的发言:
我已看了一部分,我以为论述是严谨的,引经据典恰当。你独特的地方是你能将经济学中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中价值采用时分时合的方式议论。力图从各个层面读“价值”的本质特征。——疑惑的是,被认定的“价值”。谢谢!!

对于任何人来说,我的“价值”都具有十分奇怪的“味道”。因为当几乎所有人都抱价值越大越好的观念时,我却认为价值越小越好。因为我发现,如果一个物品没有价值,那么它就可以无偿给予任何人,那正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也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基础。我的“价值”意义侧重于“耗费”而不是效用,对于耗费意义的价值属性来说,自然是最小化的,越小越好。实际上,马克思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的社会,这种社会在经济活动中不再讲价值,而只讲需要与获得,不再需要按价值来交换。

因此,我对“创造价值”之说非常质疑,特别是对“劳动创造价值”,更是不赞同。因为作为耗费的物化形式,我们不需要将其创造得越来越大。

我们知道,价值连城的东西必定引来杀身之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