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18 14:17:12
华为的不叫啥创新吧,量取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4:33:38
最好有个量化标准,什么叫创新。

在这个行业,过于领先意味着死得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4:44:54
同意,华为的崛起是很多企业应该学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07:09
zhonghuiyong 发表于 2010-1-18 14:17
华为的不叫啥创新吧,量取胜
说到华为有没有创新的问题。如果十年前说华为的创新是靠仿制和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今天华为在设备行业已经占据第二的位置(不算思科,算思科的话第三),在相当多的具体领域内已经占据到世界第一的位置,还说它靠仿制,仿制谁的去?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前段时间华为和爱立信在Telisonera同时开始了全世界第一家LTE的商用,两者时间差距不过几个小时。如果不是自己的创新,它靠什么来做到这一点?到现在还说华为是靠低成本的(华为的成本的确不高,但单纯依靠低成本也是系),只能说明对行业一无所知。
说到什么是创新的问题。不是说某项产品必须从理论部分开始,全部都是企业自主开发的才叫创新。从小处说,企业能不能创造性的解决环境中的问题就是创新。如果非说到高新技术上,如果企业的关键技术不受制于人,就说明这个企业的创新力度很高。所以在设备领域里面,华为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专利的交叉授权。而专利的交叉授权,是以足够的国际专利数为基础的。很多人很认同高通和思科的创新能力。而且,这个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单一决定性因素。CDMA是个好东西,但是就是因为专利授权费过高,结果最终沦落到日落西山的下场。有些同学认为技术基础在美国人手里,其实指的就是高通。但是这并不意味这华为等企业的经营全部受制于高通。关于这部分的问题,大家看看诺基亚和高通的专利纠纷就知道了。另外,大家都知道光纤传输的基础理论来自于高锟。那是不是说全球的光网络产品都受制于高锟呢?
说到中国的创新能力问题。我始终认为中国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缺乏基础性创新和产业集群创新。基础性创新的问题受制于高校等研究机构,而产业集群创新取决于行业企业的发展程度。而这两者和美国相比,水平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从成果看,中国一定弱于美国。但这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美国的先发优势摆在那里。而且我们的软环境建设的确滞后于实体能力的建设,很大承担上也制约了人的创新能力发挥。但是如果说到中国人才有没有创新力,那肯定可以确定的说有,而且不比任何国家差。
关于人才的问题。我始终有个疑问,什么是一流的人才?名校毕业、在外企拿高薪的肯定是一流人才。非名校毕业、作出全世界公认的技术成就的算不算一流人才?把学校作为人才评定的唯一凭据,是不是太过狭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08:03
总不能以偏概全吧。不能因为万千企业中出了一个华为,就说都有创新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23:56
suthy2008 发表于 2010-1-18 06:05
本人现在海外读书,发现一个现象觉得很奇怪,华为在国内是响当当的牌子,但是在国外却是很一般的,而且国外的华为在海外只招实习生(中国人),很少招正式生,因为实习生是正式生工资的1/3,如此的压榨劳动力,每天把人干的累死累活的,难道高额的利润就是在欺压劳动力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吗????????
    我本人因为从事电信方面的工作,估计可以给你一个解答。
1、华为的品牌问题。其实华为在国内也不是响当当的牌子,不信的话你可以上大街去随机抓几个市民问问,没几个清楚这个公司的。因为华为是做行业市场的,又没有上市,普通消费者对它没有感知。但是如果你把调查对象锁定在全球的运营商,我敢跟你打赌,在运营商的认知度一定非常高。如果非要找认知度差点的话,美国、日本的运营商认知度会相对差一些,因为华为在这两个市场很少有销售。
2、招实习生的原因更简单,就是降低成本。很少招正式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差异。外国的学生要认同一家中国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较大。而对于华为而言,与其花大力气去重新培养和适应一个外国学生,不如花钱直接招个有工作经验的。而且所谓招的少,估计是在欧美国家招的少。欧美人的老大心态、生活态度等文化因素决定了华为在这些国家劳动市场上是没什么竞争力的。
3、关于劳动强度的问题。如果你在中国真的打算做点事情,你的劳动强度一定很大。这个不单是华为。我所工作过的所有公司,没有任何一家劳动强度低于华为的。只不过华为在风口浪尖而已。如果你打算在中国做出些成绩,就一定要有高强度劳动的精神准备。如果你打算悠闲工作的话,就在海外工作别回国。中国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赚钱与事业发展机会多,但同时竞争强、风险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31:12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华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华为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
至于人才的问题,其实大学究竟是培养什么人才这个问题很重要,作为一个企业,华为需要的不一定都是科学家,都是业内的顶尖高手,据我所知华为的很多学生都是一个整编班招收近来的,比如像华工,也就是现在的华中科大。它更强调的是一种学习能力,一种事业精神。大学只是培养必要的知识而已,这一点如比尔盖茨或是乔布斯之类的一样,你难道说哈佛不行吗?
不知道楼主是否读过任正非的演讲稿,有一篇记得叫致新员工书,可以看看,看完你就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32:36
支持学术研究,祝愿论坛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36:37
中国是没有创新的环境,
想想中国几百亿的钱,只是到处买房子
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中国工业还处在标准化的时代,大量生产就有很大的利润
创新风险太大
所以只好越走越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6:26:33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6:51:27
还是经济不够发达,学生们不是为了科技创新在学习,而是为了将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来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国家发达了,人们不再那么急功近利,学生们不再为生存或是生活操心的时候,创新就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6:56:10
两者都有,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大部分(是绝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体制都不利于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7:08:23
这只是文化体制和设备的问题,不要做哪些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7:11:50
谁说中国人没有创新能力的:躲猫猫、做恶梦、俯卧撑、纸币开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7:15:00
选了个好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7:24:54
华为很厉害啊,但是中国怎么就一个华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7:39:41
中国这么多人就才出华为一个算得上的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7:47:00
华为的成功还是有地域性的吧,深圳是个最具有竞争意识的城市!据说华为从武汉邮科院挖了不少人才。这个原因可能与它的激励体制有关,另一方面它的体制也促使它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7:56:46
华为靠的是 严酷的环境 高压政策 许多人干过一两年之后就跳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8:06:40
中国其实并不缺人才,缺的是制度 ,环境,有大量的人才没有施展的空间,没有伯乐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8:51:02
华为的背景你清楚么
华为如何起家你清楚么
华为的财务报表你分析过么

不要总是想当然,大不一定强.中石油收入远超华为

华为的利润率比起CISCO差很远,而华为的人力成本比CISCO低很多,研发经费连1/3都不到

说白了还是打着中国旗帜的比较HI-TECH的人力工厂.
而即使这样高强度的剥削,也没带来超高的利润,因为定价太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9:09:49
支持人才是磨练出来的,所以教育和国家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的看,应该是先有人才,再有产业,接着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和产业的崛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9:12:10
华为公司才多少人??不到9万人吧,中国13亿人也就搞了一个华为而已。。

不要总拿一个个体例子去反驳整体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9:24:44
我是电子科大的  我们很多学长进的就是华为 华为对员工的待遇只能用剥削来形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9:27:33
思科说:“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华为就不知道该做什么。”

所谓创新,本质就是抄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9:45:42
华为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好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9:56:08
华为这个问题不好说清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9:59:36
华为是按组装工厂的理念运作科技行业
不过这也没什么,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就得走过这样的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20:17:29
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才称得上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20:20:09
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才称得上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