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472 1
2010-01-19
看到一篇文章的论述忽然想到这个问题,即日本、德国保持长时间的低利率而没有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bubble。

自己想了一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边界在流动性陷阱。此时需求严重不足,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流动性陷阱理论由Keynes提出,其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正是以就业为最关注点,并认为就业的关键就是利息和货币政策。并提出了“流动性陷阱”作为补充,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边界,过了这个边界,就需要政府财政政策的干预。


那么,是不是说解决非战略性的现实经济问题最好用货币政策,实在不行才用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而中国的货币受到管制,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能力受限,所以才更多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而不顾其效率低下呢? 是否只要货币政策能力受限就一定维持目前的干预经济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4 17:54:06
财政政策有针对性的调整结构,货币政策面对经济整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