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石 发表于 2019-3-20 12:32 
例如,第一天在3000元上成交了1000部手机,那么这一天的需求量就只有3000元上的1000部,其他的,例如虽然 ...
就按照你说的,2800元可以成交2000部手机,那同样改变不来你胡说八道的事实!
现在我把原来例子按照你的2800元可以成交2000部手机改一下。
例如,第一天在3000元上成交了1000部手机,那么这一天的需求量就只有3000元上的1000部,其他的,例如虽然有人愿意并且能够在2800元上购买1000部手机,但因为价格超过了2800元,所以这2800元的1000部手机就不是需求量。对不对?
如果第二天又在2800元上成交了2000部手机,那就意味着第一天2800元上的未完成购买的1000部手机在第一天也是需求量。对不对?
但问题在于,第二天2800元上成交的除了第一天未完成购买的1000部手机以外的另外1000部手机的需求量在第一天存在于哪里?如果不存在,那么就证明第二天2800元上的需求量大于第一天2800元上需求量,从而证明这两天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证明需求曲线发生了变化。你用第二天价格下跌后成交量增大来证明与第一天相比需求曲线没有发生变化就是胡说八道。
当然,你可以说另外1000部手机是需求曲线上愿意3000元购买的需求量,因为愿意3000购买,所以价格为2800元时,也会成交。
但是,第一,愿意3000元购买的为什么是1000部,而不是900部、800部、或者更少?你凭什么根据第一天愿意3000元购买的是1000部,断定第二天也一定是1000部?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种商品,连续两天以同一价格成交,但成交量往往都是不同的。因此,因为第一天愿意3000元购买的是1000部,就断定第二天也一定是1000部,即断定1000元上的需求量没变,完全就是你的臆想,根本就不成立。由此,你用第二天价格下跌后成交量增大来证明与第一天相比需求曲线没有发生变化就是胡说八道。
第二,即便第二天愿意3000元购买的恰巧是1000部,那么这1000部也是第二天产生的需求量,因为第一天那1000部需求量已经在第一天成交了,在第一天由可能转化为了现实。也就是说,第二天这1000部的成交量是第二天的产生的可能转化为了现实,是对第二天产生的需求量的实证,而不是对第一天产生的需求量的实证。
同理,2800成交量中除去愿意3000元购买的1000部后的剩余1000部,那也是对第二天产生的1000部需求量的实证,而不是对第一天产生而未实现的需求量的实证。
并且,在现实中,第一天愿意2800元购买手机的人,第二天未必还有完全相同的购买愿望或购买能力,因此,他们第一天未实现的可能在第二天已经不存在了,因而根本不可能在第二天得到实证。相反,第一天没有2800元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人,在第二天却有可能愿意并且能够2800元购买,并且在第二天得到实证。因此,即便第二天2800元的成交量上恰好有相当于第一天未成交的那个量,但那实证的也一定是第二天产生的需求量,而绝不是第一天产生的需求量。
所以,第一天没有得到实现的2800元的1000部手机,在任何时候不能被实证为是需求量。因此,按照你的观点,第一天的这1000部手机根本就不是需求量。由此,第一天只有3000元成交的那1000部才是第一天的需求量,除此以外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其他的需求量。以此类推,每一天也只有成交价格上的才是需求量,其他的都不是需求量。
所以,你说每天都有需求曲线就是你的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