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大陆3C通路商的防鸿大计
·
2010-01-24
·
工商时报
·
【李书良】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6+122010012400186,00.html
中国大陆3C电子商品通路行业至今仍是战国时代,尽管有台商百脑汇、中国颐高,以及正力求转型的本土通路巨头国美、苏宁等知名业者,但市场无明显的「共主」。然而,去年全球代工霸主鸿海集团宣布发动「万马奔腾」计划,进军3C通路,这消息轰动整个业界,各家业者莫不行动起来,拉帮结盟进行防「鸿」。
鸿海计划2至3年,打造万家通路连锁店。
对中国大陆3C电子通路业者来说,2009年最震撼的消息,莫过于鸿海集团为抢攻中国内地通路商机,正式启动「万马奔腾」计划,鸿海集团将与德商麦德龙(METRO)合作,以旗下广宇为旗舰,透过其转投资的3C通路卖场「赛博数码」,预计2至3年内在中国投资百亿元新台币、打造1万家以上的通路连锁店。
虽然不少业者肯定鸿海在代工领域的迅猛强悍,「但经营通路完全与代工不同」,对于鸿海大手笔进入通路领域,不看好的也大有人在。有人认为,中国3C市场很大,但由于同业林立,以苏宁来说,营业额也仅占整个市场的6%,鸿海付出很大代价都未必成功。
然而,鸿海抢当「中国通路之王」的雄心,不仅让正在转型的大陆本土两大龙头: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高度关注,连蓝天计算机转投资的百脑汇,以及中国颐高等专业卖场,同样不敢掉以轻心。
「21世纪经济报导」指出,业界关心鸿海的动态,除了这家公司太有名气之外,鸿海并非对3C通路领域全然陌生。2003年鸿海集团第1次布局大陆3C通路,当时以赛博数码、数码捷豹和鸿利多数码量贩作为其开拓大陆市场3大先锋。
事实上,对大陆3C通路市场虎视眈眈的何止鸿海,美国百思买和日本山田电机也有所布局,中国本土的制造商也同样瞄准了三、四级市场,如海尔的日日顺和刚出现的「顺德家电」,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苏宁、国美加强与台厂笔电与面板业合作。
面对鸿海大军压境,各大业者纷纷采取救亡图存之道,最明显的,就是因看好笔记型计算机、手机在3C通路的利润爆发力,国美、苏宁的高层纷纷来到台湾,除了考察台湾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透过大单采购、拜会等加强合作方式,拉拢台湾有实力的笔电与彩电、面板业者。
例如,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去年11月底随同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来台,向华硕签下为期2年,采购金额达3.5亿美元的采购订单,采购产品包括笔记型计算机、手机、主机板等。
更巧的是,在随后两天的南京市宴会上,张近东与郭台铭面对面坐在同一桌,「中国通路王」与「代工大王」有了第1次的试探与交谈机会,双方除了主动谈到鸿海的「万马奔腾」计划,并互相留下联系方式,郭台铭留给张近东的纸单上,有着「有缘相会、敬请指教」8个字,彼此对于未来可能同台交手一事,绝口不提却又心照不宣。
张近东说:「我对郭台铭说,在苏宁这个供应链上卖产品实现双赢不是很好吗?」他提到,苏宁在大陆已经与华硕、宏碁、明基、多普达、艾美特等台资品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信未来两岸企业合作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苏宁「以台制台」,拉拢台商壮大自己,同时抗衡鸿海的意图明显,这部分国美电器的也有一致想法。国美过去1年受到其前任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中箭落马」,及全球金融海啸影响,声势为之一跌,被原先紧跟在后的苏宁电器追上。
百脑汇结盟对象,外向延伸到国际知名大厂。
去年10月底,国美常务副总裁王俊洲首度来台,表明希望与台湾笔记型计算机业者如明基、宏碁、华硕加强合作;之后,王俊洲还陪同国美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晓低调来台,拜会台湾手机与彩电业者;国美电器连锁开发中心总监常城也于12月前来台湾考察。
除苏宁电品与国美外,专业3C大卖场百脑汇、颐高等也加紧动作,上海颐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晨去年12月访台期间,曾坦率表示:「有机会希望能与台湾朋友交流合作」。
而具有台资背景,在大陆形象与业绩表现良好的百脑汇,除了按照自己的步调稳定开店之外,把拉拢的外向延伸到国际知名大厂,争取这些业者到卖场开设中国旗舰店,藉以提升卖场品牌价值。
例如,为迎接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百脑汇在上海的3家店面,除去年8月开幕的徐汇店外,美罗店与浦东店均砸下重金进行装修,两店总计约花费2,000万人民币。而为了吸引客流量,上海百脑汇并致力招揽Dell、S0NY、联想等著名品牌的中国旗舰店进驻。
可以说,为了防「鸿」,众家业者正在进行合纵连横的拉帮结盟策略,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在接下来厮杀更激烈的市场上,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