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应始于志趣,陷于才华,合于性情,忠于人品。
和朋友相处时,我们时常会发现,有的人看似光鲜亮丽,穿着时尚,但遇到事情便破口大骂,惹人厌烦。
而有的朋友虽相貌平平,但是才华横溢,处事不惊,前者让人窒息,后者让人舒服。
在交友的过程中,应当由里到外辨别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
志向,能力,禀性,品德。
而同时与之对应的辨人之法:志趣,才华,性情,人品。
始于志趣,陷于才华,合于性情,忠于人品。细细品味,这四种辨人之法,既有处世交友之道,也是修心养性的修行之路。01
始 于 志 趣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
青蛙和老鼠成了好朋友,为了让自己和朋友永远在一起,它们用绳子把脚都绑在了一起。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一起在陆地上寻觅食物,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只是当走到一个池塘时,青蛙一个猛越跳了进去,可怜的老鼠并不会游泳,最终淹死。
当青蛙带着死去的老鼠再次回到岸上时,天上正好飞过一只老鹰,见到地上的老鼠,迅速抓起,而青蛙也跟着成了老鹰的美食。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而其中三观便是人与人交往最大的障碍。
三观者,人生,价值,世界。
三观不合的人,寒暄片刻即可,若是相处的时间久了,轻则索然无味,重责便如寓言中的青蛙老鼠般,互相给对方伤害。
人生短暂,我们应当将精力放在我们值得爱,值得与之交往的人身上,而不是每天纠结于那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
所谓交朋友,重点便是在于“交”字,交的便是“志同道合”,也便是始于志趣。
02
陷 于 才 华
古往今来,最令人追忆的莫过于才子佳人。
景帝年间,四川有一佳人名唤卓文君,善弹琴,满腹经纶。
文君在十六岁那年出嫁,几年后,因为丈夫病亡回到娘家,自此一代才女居于深闺之中。
不久后,县令王吉敬待游历而来的司马相如,文君之父卓王孙见一县之长都如此,也宴请司马相如,而司马相如早已闻卓文君之名,于是欣然前往。
宴会上,司马相如为博得文君芳心,弹奏《凤求凰》,表达情意。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
而卓文君也早已闻司马相如之才,对此也是一见倾心,当夜便私奔相如,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君夜奔”,后来相如得到武帝重用,荣归故里,与文君成就一段佳话。
所谓的才华,由里向外,其魅力在于智慧,在于文采。
据说唐朝时期,贺知章非常看重李白的才华,首次见面,便将身上的金龟抵押换酒,与李白痛饮。
才华是一种特殊的气质,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有品位,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