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看印度财长一席话(对作者)摘录一段,我以为他比较务实。
……奇丹巴拉姆认为,“印度也有比中国强的地方。印度的银行不良贷款率只有2%左右,远远优于中国。中国同样可以向印度学习。但我最关切的还是印度存在的问题。印度要引入更多的竞争,包括外国竞争。目前政府还是介入经济生活太多,应当进一步减少。印度不想做超级大国,只想成为民主、和谐、繁荣、和平的社会,更开放的社会,更自由的社会。我对印度有信心,特别是因为印度新一代的青年富有创新精神,开放、有朝气。”
笔者知道中印之间互有短长,印度在资本市场、金融系统、私有企业、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业、医药业、技术教育、法制体系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但出于探询之意,开口问道,“哪些方面中国应当向印度学习?部长有何建议及评论?”
这位财长以哈佛商学院MBA的“出身”参加沃顿商学院的活动,是应印度惟一一家列入世界500强的非国有上市企业集团——可信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主要领导人安尼尔·安巴尼(Anil Ambani)邀请而来,会议主持者又是饮誉全球的印度软件企业——信息系统公司(Infosys)传奇式的领导人纳拉亚那·穆蒂(Narayana Murthy),二者均任沃顿商学院亚洲执董。所以奇丹巴拉姆讲话时十分轻松,并无任何官式语言。
但遇到中印比较的问题,他似乎有一丝紧张,于是首先申明,“今天谈的一切都不含有外交或政治方面的对抗含义。”(这句话被一位与会者解读为“外交辞令”)然后说,“我提不出很具体的建议。只是中国或许可以容许更大程度的经济自由,虽然不能说中国现在不自由。”
套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印度财长的一席谈颇具“个性化”色彩。笔者对此甚表认同,并以此与中国高级官员作比较。无论如何,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披露一点个人心声,总比时时处处讲官话套话好。希望这样一类实际上是最精彩、最受群众拥护、最能展示党和政府亲民爱民本质的“官员”言行,有机会顺畅地传播给更多的读者、听众和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