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2010-1-28 11:09: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1:34:08
忘记这个词吧。
我们为什么不能想点新词好不好。
在永远也争不清的的、毫无意义的问题上耗时耗力,岂不是愚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1:49: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1:56:34
说得很好,但好像不大可能存在吧,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幻,但也是我等小辈的追求,尽管不可得
SYMPL 发表于 2010-1-27 18:44
做一个真正的专家很难,能具有悬壶济世的心胸更难,最后报批判的眼光更难。能克服这些难处,偶认为必要有诚实之心态,精进之努力,菩提之善心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1:58:35
文人还是文人,毕竟是文人。这个群体有其自身的共性特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2:13:13
1.“文人”一词在中国古代找不到对应??
------摘自中華書局版钱钟书<谈艺录>P176-179:.......閻百詩《困 學 紀 聞 箋》 卷 二 十 謂: “蓋 代 文 人 無 過 歐 公, 而 學 殖 之 陋, 亦 無 過 公” 傅 青 主 以 百 詩 為 附 和 原 父。 要 之 歐 公 不 得 為 學 人 也。 清 人 號 能 ; 學昌黎者, 前則錢蘀石, 後則程春海、 鄭子尹, 而朱竹君不與焉。 蘀 石 實 非 學 人, 詩 佳 處 亦 都 在 放 筆 直 幹, 非 以 襞 襀 奧 衍 開 生 面。 程 鄭 皆經儒博識, 然按兩家遺集, 挽硬盤空, 鼇呿鯨掣, 悟無本“膽大過 身” 之旨, 得昌黎以文為詩之傳, 堪與宋之王廣陵鼎足而三;妙能赤 177 手 白 戰, 不 借 五 七 字 為 注 疏 考 據 尾 閭 之 洩 也。 同 光 以 前, 最 好 以 學 入詩者,惟翁覃谿;隨園《論詩絕句》已有夫己氏“抄書作詩”之嘲。 而 覃 谿 當 時 強 附 學 人, 後 世 蒙 譏“ 學 究” 參 觀《 越 縵 堂 日 記》 同 治 二 年 正 。 月 二 十 四 日。 以 詮 癡 符、 買 驢 券 之 體, 誇 於 世 曰: “此 學 人 之 詩” 竊 恐 ; 就 詩 而 論, 若 人 固 不 得 為 詩 人, 據 詩 以 求, 亦 未 可 遽 信 為 學 人。 蘀 石、覃谿,先鑑勿遠。顏黃門《家訓 · 文章》篇曰: “但成學士,自足 為 人。 必 乏 天 才, 勿 強 命 筆。 人 之 小 有 詞 翰, 略 窺 學 問, 春 華 則 豔 ” 慚庶子, 秋實又茂謝家丞;譬之童牛角馬, 兩無所歸, 卮言日出, 別 標 名 目。 《晚 晴 簃 詩 匯 · 序》 論 清 詩 第 二 事 曰: “肴 核 墳 典, 粉 澤 蒼 凡。 證 經 補 史, 詩 道 彌 尊。 此 又 囿 於 漢 學 家 見 地。 必 考 證 尊 於 詞 ” 章, 而 後 能 使 詞 章 體 尊。 王 仲 任《論 衡. 超 奇》 篇 說“儒 生” “通 、 人”“文人”“鴻儒”之別,而論定之曰: 、 、 “儒生過俗人,通人勝儒生, 文人踰通人,鴻儒超文人。 ”所謂“鴻儒”者,能“精思著文,連結篇 章。 又《佚文》 篇曰: ” “論發胸臆, 文成手中, 非說經藝人所能為” ; 又《書解》篇曰: “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世儒業易為,文儒 業 卓 絕。 是 則 著 書 撰 文 之 士, 尊 於 經 生 學 人 多 矣。 此 漢 人 緒 論, 為 ” 漢學者不應不知。東漢而後,舉士大率“孝廉” “秀才”二途;秀才策 《南齊書》卷三十九《劉瓛、陸澄 文藝,孝廉策經學,晉宋積重秀才。 列傳》言此甚明。故澄號當世碩儒,以讀《易經》不解,撰《宋書》不 成, 王儉遂有“書廚” 之誚。 北朝崇質經文, 經學盛於南朝。 而《北 ,自謂 齊書》卷四十四《儒林傳》載劉晝自恨不學屬文,作《六合賦》 絕 倫, 吟 諷 不 輟, 乃 歎 曰: “儒 者 勞 而 少 功, 見 於 斯 矣。 我 讀 儒 書 二 十 餘 年, 而 答 策 不 第。 始 學 為 文, 便 得 如 是。 又 載 馬 敬 德 研 求《左 ” 傳》 生 徒 甚 眾, 將 舉 為 孝 廉, 固 辭 不 就, 詣 州 求 舉 秀 才; 秀 才 例 取 , 文 士, 州 將 以 其 純 儒, 無 意 推 薦。 可 見 學 人 之 望 為 文 人 而 不 可 得。 178 《顏 氏 家 訓 · 文 章》 篇 以 鈍 學 拙 文 二 者 對 舉, 亦 以 文 人 為 高 出 學 人。 即至北宋, “新學” 大行, 熙寧更定科舉, 《後山談叢》 卷一載荊公語 曰: “欲 變 學 究 為 秀 才, 不 謂 變 秀 才 為 學 究” 則 其 本 意, 亦 重 秀 才。 ; 宋 學 主 義 理 者, 以 講 章 語 錄 為 詩, 漢 學 主 考 訂 者, 以 註 疏 簿 錄 為 詩, 魯衞之政爾。 不必入主出奴、 是丹非素也。

2.大概也不懂以赛亚.伯林定义'知识分子'专指俄国特定的知识阶层,谓其'对知识本身感兴趣,看看不如此假设会如何',虽然也被社会问题/道德问题搞得'人憔悴'痛不欲言而无所不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2:21:35
水平高的只能仰止不能评论,因为咱不知道高人的水平啊。文不文不知道,正在努力做个合格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2:51:50
在中国的体制下,真正的文人终是没有好下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3:07:26
不要说文人,知识分子了,最多是算“识字分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3:31:54
呵呵 同意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3:32:23
whaonvger 发表于 2010-1-27 13:13
狂妄自大,能算得上是0.25个文人吗?
辉华先生到底算几分之几的文人,世道自有公论!至于说到“狂妄自大”,呵呵,我到想请教阁下依据何在?一个人要想狂妄,至少得有狂妄的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3:45:00
李白算大文人了
却只能娱乐他人
别无用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3:45:57
搞经济的“文人”?大不了算个把“书生”或“学者”或“专家”,岂可谓之文人?
文人字面讲是作文之人,八竿子打不到经济的边边,何必硬冠以几位先生真正“文人”的头衔,惹人笑话。
即便现代部分文人有所变质,但文人永远是真正的斗士,执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3:49:22
这位版主太没气量,文人狂妄大抵两种原因,一是对当权者不满,祢衡之骂曹操就是一种。二是学术造诣尚浅。聂先生知道此种说法,大概会不予理睬那种说法的,文人要是文人的话,聂先生还是有气量应对这种说法的,犯不着阁下这么跳将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3:50:10
42# 鬼魅魍魉
这么说的话,有狂妄的资本便狂妄,就是文人了?
我所定义的文人,和楼主定义的不同,乃是谦谦君子。纵然学富五车,终究未知的还是很多。所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夫子尚且如此,我辈又有何资格到处得瑟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3:58:10
经济学家可不一定是文人吧,楼主混淆概念了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4:28:02
学习一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4:38:03
胆怯了,都.没啥靠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4:58:09
18# dingdong6358
严重同意!!!!!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5:17:23
这个话题太深刻了……纯支持一下 学习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7759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5:23:22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5:23:36
做学问需要寂寞、需要沉潜,更需要孤独的心灵在寂寞中陶冶和升华,
范文澜先生say“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钱锺书先生say“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青灯孤影,甘于寂寞,坚守自己的学术阵地,这是wenren的追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5:39:13
太深刻,我先把自己的书看透了再来讨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5:57:13
不错,这个是要顶一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6:07:06
献上敬意 一直在努力的人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6:18:45
脚踏实地的做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你所要求的所谓“文人”没有真正的意义!空喊口号是没有用的。
转载:

何谓“文人”——兼答友人问

■蓝鸿勋

  拙作《黄昏行》出版后,一些老友对“自序”中那句“吾非文人”不解。问我:谦逊乎?虚伪乎?于是便又使我想起了另一命题:何谓“文人”?
  “何谓文人”?概念相当模糊。儒耶?士耶?知识分子”不过是约定俗成而已。延安时期曾对文人一分为三,即:“摘掉文盲帽子的人”、“与搞文化有关的人”、“搞一点学问的人”。但这个界定实际仅是以文化知识而言,而与文人的含义则相距甚远。因为它与那个外来的名词“知识分子”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文人是那种“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是那种“甘洒热血写春秋”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更是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茹苦如饴,默默奉献,能够“伏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在这种人的心目中,国家、民族、人民百姓是始终占据着第一位的。为学不作媚时语,笔下常系世道与人心。即使是怀人忆往,也要钩沉典籍,鞭挞丑恶,直面现实。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大概就是“无惧三尺剑,惟有笔如刀”的那种自以为是的“士”吧!至于这种人都是些什么人?怎么个活法?看看文人的开山祖师孔孟二位老夫子的一生,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帮助。
  先说孔老夫子。公元前521年,已届而立之年的先生,满怀“入世”之志,开始了他的周游生涯。但在春秋那个乱世,没人对他喋喋不休的那个“仁”感兴趣,就连那位雄心勃勃的齐景公也只对他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听听而已。这样大概过了20年,一直到了他50岁的时候,才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从一个叫“费”的小地方起步,并逐步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可是,书生气十足的他,却不买鲁国三大家族的“账”,妄想用一个“礼”字让人家就范,结果,五年经营,毁于一旦,最后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鲁,也绝望于鲁,带着一腔怨愤离开了那个乱世。至于比孔子晚180年出生的孟子,虽在齐国一度位列三卿,还曾为他成才而3次搬家的母亲体面地大办了一次丧事,但人家也只是把他当作“花瓶”供在那里,并不把他那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当回事。和孔夫子一样,62岁回到家乡,在“吾道孤矣”的长叹中去世。现在看来,如果不是孔子身后250年出了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许我们至今还不知道孔孟是谁!
  “蹭蹬一世迎风飞,萍寄江海任去归!”这大概便是古时那些有思想、有抱负的文人一生之写照。不过,若只有阳光没有阴影,只有欢乐而无坎坷与蹉跎的人生,那也就不是伟人的人生了。特别是孔子的一生,他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卑微却以“君子”为立身之本的人;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一个无权无势却有道德、有学问敢于批评当时那些权贵的人;一个孜孜以求始终不忘经典文化传播的人;一个拼命劝说统治者改邪归正施行仁政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古道热肠梦想以周公之治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而所有这些,也才正是一个文人之所以为文人的品格与标准。所以,我不敢以文人自居。此其一。
  其二、为了国家、民族与自己的人格、操守,不为流俗所羁,不为名利所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则是文人之所以为文人的另一种品格。这种品格,我们不仅从不避艰险地游说列国,以实现其“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生理想的孔子身上看到;同时,一脉传承,也让我们从“仰天上啸”之岳飞、“时穷节乃见”之文天祥,乃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身上看到。到了近当代,则从闻一多那“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枪口拍案而起”的壮烈中,从朱自清那“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清贫中,从鲁迅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畏中,从叶挺、恽代英那“留得豪情作楚囚”的豪迈中,更让我们看到了文人那充盈于天地之间的正气、骨气与浩然之气。高山仰止,我们无法望其项背,当然也就不敢以文人自许。
  其三,是文人与生俱来的那种自命不凡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具备,学也学不来。当然,这也是一种缺点。但在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身上,它却给人以自信、自勉与自励,成了创新思维的“发酵剂”。就拿孔子来说吧,自比“泰山”、“梁柱”,临终时还对子贡说:“泰山坏乎!梁柱折乎!哲人萎乎!”(泰山啊,崩塌了!梁柱啊,折断了!哲人啊,枯萎了!)口气大得怕人。但其在两千多年前的道德主张、政治见解、治国之道乃至做人的标准、修养、生活的智慧等等,有些恐怕至今也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另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口气也大的十分了得,但其在三国鼎足而立的纷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实际要比管、乐二人的功绩大得多。如果不是遇了个扶不起的“阿斗”,其“中兴汉室”的抱负也许就真的要实现了。
  “文人”这一概念,实际上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定了它必须是作为社会的脊梁、良知与人间的正气而存在。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是任何一个被称作文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这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不分时代,不论环境,也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职业与工作,无一例外。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陈独秀于穷困潦倒的晚年写的那首聊以自况的小诗:“悠悠道途上,白发染红尘。冷溟何辽阔,龙性岂易驯”。“龙性”——文人有,常人无,而这也才正是我不敢以文人自诩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6:33:48
变革社会的力量从来不来自于文人,反而更直接来自于武人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6:37:57
[quote]983897830 发表于 2010-1-28 15:17
这个话题太深刻了……纯支持一下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6:56:57
楼主定义过于狭隘,所推崇的几个人在经济学领域之外,可能知道的人都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6:58:13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日月同辉,与河山共存,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1&from^^uid=1526

讲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