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的软件测试员何箐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我的买房/租房记" 征文撰稿
每
个在异乡闯荡的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租房。只要租房,你就不得不跟房东打交道。这种交往有开心的,也有不愉快的记忆。我自己的租房经历便是如此。但我在上海租房时遇到的第二个房东“林姐”颠覆了原来我脑海中房东的印象。她大方,热情,乐观的性格感染了我,彻底改变了我对上海房东的印象。
我第二次的换房是由于跟第一个房东的关系交恶,造成对上海房东的印象非常差,认为他们个个都斤斤计较、吝啬、小气。当时,我只希望能到一套房子,里面的家具,家电比较新、面积比较大,至于跟房东的关系,已经没有任何想法了。但是,当遇到林姐时,我跟房东的关系还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她的大方给我很大的感触。上海租房的规矩是交三个月租金,押一个月租金。当时我租的房子是2000元/月,如果一次交完这么多钱,我那个月就只能吃酱油泡饭了。我跟林姐商量后,她很爽快地同意我付两个月的租金,押一个月的租金,使我当月生活没有陷入困顿,至少没有回到刚毕业找房的时光。其次,在修理厨房水槽时,林姐又一次显示了大方的一面。由于林姐房子的厨房水槽使用年限长,已经漏水,而且水管也漏水了。我问了修理的师傅,更换全套东西,需要200元。这么大笔数字(对很多房东肯定都是),我马上打电话跟她沟通,林姐只考虑了十秒钟,马上就答应了,只说了一句话:“只要你们住得舒服就好了。”我听到这句话后,一阵暖流从心里流出,觉得这次的确碰到了好房东。
最令我感到舒心的是房租的交纳。我现在的房东要求每次付钱都要非常准时,比我发工资的时间还要准确,不能有一天滞后。但林姐对于房租,只要你提前跟她说,晚5-10天都是可以的。在租房期间,由于林姐的大方和爽快,我跟她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在租住她房子的第二年春节,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
只用大方和爽快来概括林姐的性格离全面还差得很远。在她家里,我认识了林姐的另外一面口口热情和乐观。那年的大年初四,当我们到她家的时候,她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好像是八菜一汤,吃饭时不断给我们夹菜和添饭,好像我们是认识了多年的朋友,还不断地问我们在生活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他们可以帮我们的?让我们两个在离家将近八年里,第一次感到来自异乡的关怀和关心。我们的话题从工作、生活,一直聊到小孩,才知道她的儿子正在读中专。她说这是她儿子自己的选择。这么乐观、通情达理的父母真是太少了。林姐乐观的态度,已经把钱财,小孩的前途看淡了,所以我们跟她相处起来才感觉这么舒服、自然,而不是冷冰冰的房客和房东的关系。
后来,由于我们有了小孩,被迫换到一间比较大的房子。离开相处了两年的朋友,真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退房时,林姐不仅退还我们房子的押金(上一个房东用了个莫须有的名称,把我们的1500元的押金没收了),还把当月剩下天数的换算成现金退还给我们(上一个房东也没有这样做)。林姐说:“你们有小孩了,用钱的地方很多。”
谁说现在的人只认钱,不讲感情。租房一方面跟房子打交道,另一方面也是跟房东打交道。只要大家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即使我们终有一天离开租住的房子,这段美好的回忆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