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580 0
2019-04-07
6
附录——从货币体系演进看金价波动
在20世纪30年代多次出任英国首相的麦克唐纳曾说:“金融是资本主义的神经系统”,而此前250年里资本主义体系的金融组织机制和国际货币关系都与黄金密切相关,可以说黄金的价格波动历程构成了近现代经济运行的神经脉络,以历次货币体系的建立和更迭作为框架分析黄金市场的运行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层面解读黄金市场的运行规律。事实上,作为全球经济系统的骨骼,货币体系的演进是长波周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黄金价格与货币体系关系的研究也为金价的长周期波动提供了佐证。
6.1、历史上的货币体系与黄金
6.1.1、金本位时代的金价波动——从稳定的代名词到“金色的羁绊”
虽说黄金作为货币古已有之,但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的金本位体系直至19世纪70年代才得以建立,在金本位体系下,黄金作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货币锚,将国际汇率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波动,这种全球意义上的固定汇率制满足了当时国际贸易和结算的需要,并且通过“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抑制了复本位制下的混乱和外部不平衡,因此对于全球大部分国家来说,金本位一直都是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代名词。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破坏了全球的黄金流通机制,金本位制可以分为经典金本位阶段和战间金本位阶段。在经典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被作为唯一的准备金,银行券和辅币可以与黄金实现自由兑换,各国央行协调黄金的自由出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全球金本位的运行,战后虽然在大国主导下再次建立了金本位,但与经典金本位制相比战间金本位是一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这种不完全主要体现在大国与小国兑换地位的差别,战后只有英镑和法郎可以在有限制条件下兑换成金块,而小国则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即货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通过固定与英镑和法郎的兑换比例与黄金挂钩。
金本位稳定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公信力和国际合作。公信力来源于ZF对承诺的自由兑换和收支平衡政策的坚守,这是金本位运作的第一层保障。当公信力出现动摇时,还需要国际合作提供第二层保障国际间的合作。也即大国央行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维护黄金储备量和本国货币的可兑换性,而在任何国家的黄金平价遭到威胁时,其他国家也将施以援手。但是世界大战的爆发破坏了金本位运作的根基,首先是公信力的丧失使得战间金本位易于遭受全球不稳定的冲击,其次,战后的金本位更加缺乏弹性,国际合作在国内政治约束、国际争端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诉求的束缚下也渐渐无果而终。
正因为如此,战间金本位仅维持了6年就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货紧缩、支付危机和银行恐慌,随后各国央行不得不相继退出金本位,货币体系的崩塌与金融危机相叠加,使经济低迷转变为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在终止黄金的可兑换性后,世界各国的政策决策者们开始操纵货币,并采取“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大萧条。金本位的公信力和合作瓦解后,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就金价的迅速膨胀,从1931年核心工业国家退出金本位到1935年,黄金名义价格涨幅达到100%,实际金价(剔除美国CPI)涨幅达到125%。从黄金与金属、农产品的价格比走势也可以看出,除了一战期间物价高涨造成金价相对大幅缩水以外,在整个金本位时代黄金实际购买力围绕一个中枢上下窄幅波动,而1931年以后黄金相对金属和农产品的实际购买力都翻了一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