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226 7
2006-07-01

在曼昆宏观四版之货币与通胀一章中见如此案例,大约如下:根据费雪效应,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预期通货膨胀率。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数据显示,高名义利率和高通货膨胀并不是同时发生的。曼昆认为,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是难以预期的,这与金本位制度 在这一时期未实行有关。他认为,在实行金本位制度时,通货膨胀很少持续,因而难以预期。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在金本位制度下,通货膨胀很少持续呢?

我的理解是:金本位制度下,货币是可以兑现货币商品--黄金的,于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可以自发的根据经济状况进行调节,而经济状况比政策通常更难预期,于是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是难以预期的。各位以为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1 15:47:00

楼主的理解基本正确。

在金本位的制度下,如果发生通货膨胀,货币有可能贬值,那大家都会去购买金子,那样,货币的流通量就立刻减少,币值就恢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 16:0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3 09:13:00

不妨做一个简化的理解:金本位下货币即黄金实物(当然实际的货币机制要复杂得多,但本质并不变)。当黄金供大于求时,将出现通货膨胀(黄金相对于其他商品更便宜了),于是黄金自动退出流通(由于供大于求,供给相对需求减少)。

金本位制下,可能更难应付的问题是由于黄金供给不足而出现清偿能力不足,发生通货紧缩。

黄金的生产能力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可能落后太多,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金本位更容易造成通货紧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6 06:21: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6 06:22:00
理性预期的概念是由穆斯引入经济学,首先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被使用,在10年后得出了令人惊叹的宏观经济学结论。持理性预期观点的人认为:经济代理人会将他们的努力联合起来对抗政府的政府政策的任何宏观经济影响。
理性预期的弱假设:在形成某一变量未来值的预期时,理性当事人会知道该变量的决定因素,并会最优地利用关于这些决定因素的所有可公开获取的信息,即预期是“由当事人按效用最大化原则理性运用信息形成的”
强假设:
在理性运用可获得信息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未来结果的预期概率分布与实际概率分布相一致(明福特,1993)
¤强假设的理性预期并不意味着当事人能十分准确地预见未来,但这却是最有效的预期形成的方法,与其他的预期方法相比方差最小,且不会产生系统性误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