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是看了馒头以后,再去看无极的.
有益无害,说实话馒头案还为无极扩大了影响。
况且馒头案只是在网上传播,并没有以盈利为目的。
《无极》耗费巨资成就了《馒头》
这是一道统计问题。
需要综合评价,积极的影响和消极影响平衡一下吧,不过难为了统计得人了。
对无极我觉得是致命的打击,要不然陈凯歌不会这么去告一个他的反对者,侵权是小,评到点子上了是真,我们当前的电影走入了一个误区,如果借此机会能够使大导演们翻然悔悟的话,那么胡戈大哥可以说是干了一件大好事
我感觉陈凯歌倒有借机炒作的嫌疑
至于经济影响,扩大了无极的影响,使原来不想看无极的人都打听无极了。我认为它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但要承认“馒头”的确给陈凯歌扣了个“屎盆子”
出于讽刺中国电影人的“奥斯卡情结”目的,胡戈的这种恶作剧是对这种严重背离经济法则的“品牌”,由严重“怀疑”其真实价值,继而出颠覆目的“搞笑”行为。
胡戈通过录音合成等方式,用了解很短一点时间,就将一法律案“克隆”克隆成新的搞笑剧,居然大受欢迎,从这一点上说,对《无极》无疑于一种嘲笑,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陈凯歌想进军奥斯卡,也是一种打击,经济上蒙受损失似乎必然。
给导演提了个醒,今后还要考虑观众会从这种角度来看他们的片子,这有助于中国电影业的进步。
对于陈凯歌:本来是个扩大宣传的好机会,结果由于个人的狭隘与浅薄,不但没利用好这个机会,反而把自己搞得越来越臭
对于胡戈:表面上对方提起诉讼是负面效应,但是广大网民的支持以及媒体的不断炒作,不但使胡戈家喻户晓,而且很有可能带来滚滚的财源,利好大于利空!
我觉得陈的反应这么大是基于一个艺术原因的,再怎么说,《无极》是他的心血,但《馒头》却将其当作了笑料,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惨酷。
但就经济原因来说,这是很难统计的。没有《馒头》之前,《无极》是凭借强大的制作班底,还有巨资撑起来的,对此有期待的人都己经抢着去看了。《馒头》之后,《无极》无疑掀起了很大的争议,但《馒头》的影响毕竟是消极的,让一部分对这部注入了大量心血的影片产生了怀疑而不愿意再花钱去看;也让一部分本来没想看的人产生了好奇而去观看究竟。
网上那么多人对陈的态度很不满,其实我倒是挺理解他的。
上面有人说《馒头》说出了《无极》的一切,我倒觉得不然。其实生活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艺术只是用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将它演绎地更加唯美。明显,陈的能力无可厚非,他拍出的无极,是对一些人性的揣测,再将这些揣测用自己认为完美的方式表达出来,展现出来。或许《馒头》说出了一些实质内容,但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它绝对称不上美的艺术。
《馒头》侮辱了他的方式,贬低了他的智慧,这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无极》是伪崇高,《馒头》是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