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612 17
2019-04-16
本质与现象是相对应的范畴,二者存在如下关系:
1、现象是外在的、表面的、多样的、易变的、派生的、局部的、特殊的;
     本质是内在的、深层的、稳定的、根本的、自生的、整体的、普遍的;
2、没有“本质”的现象是易变的(变幻着的)、流散的、虚无缥缈的,它们不稳定、不持存、难再现、乏共性;基于本质的现象,是相对稳定的、可以持存的、易于再现的、同类事物中普遍存在的;
3、本质不是僵死的、凝固的、从来就有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事物的动变过程中构建出来的,又是客观地运动着的、重构着的、变化着的、发展着的、解构着的、消散着的,也就是说是活生生的;
4、本质不能脱离现象而独立存在,它只能“寓于”现象之中,是现象的骨架、根基、核心、关键等所构成的“准系统”;
5、现象可以由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只能由人的思维抽象概括的把握,然后再以一定的方式模拟构建出来;
6、认识现象是认识和把握本质的线索、路径、前导,在大量收集、分析、了解现象的基础上,经过艰苦地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考,直至找出其中内在的、根本的、自生的、整体的、普遍的内容来,才能逐步揭示出现象的本质来;
7、经过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4-16 09:45:00
8、本质是有层次的,有浅层本质也有深层本质;随着事物种属关系及其层次、范围的变化,本质也会有层次、范围和内容的变化;

9、本质的变化是量变所引起的质变;在单纯的量变阶段,本质是稳定的;在质变阶段,本质的某个层次、某个或某些内容发生显著的变化;

10、事物的内在有本质构成,外在有本质属性、本质能力,在内外在之间还有本质实现(展现)及其动变过程,相互之间还有本质关系(联系);

11、本质的形成、持存、动变、发展、消逝是有条件的,即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在一定的条件下持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动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消逝;就是说,对本质的研究、讨论必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无视“条件”谈本质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17 07:50:11
本质抽象的、概括的,但不是凝固的、空疏的、孤立的、局部性的,而是运动的、充实的、联结的、整体性的。例如:“草食动物”是某类动物的共同本质,这一本质并不单指该类动物的“食性”,而且涉及与其进食方式相关的口齿、肠胃、腿足、眼鼻、骨肉、皮毛、性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共有特点以及与各种植物、其他动物、外在环境的特定相互关系模式等诸多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17 07:55:57
对本质的揭示、认知、把握,不仅需要哲学思维能力的长期训练,而且需要系统的、广博的具体科学知识的掌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17 07:58:34
哲学不能脱离具体科学,而是必须以丰富的、广博的、系统的、深入的具体科学研究成果的掌握为基础。——脱离科学的哲学,不是空架子,就是神秘主义和玄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17 08:03:43
真正的哲学必须基于科学,又“高于”科学。——不基于科学,就必然走入非科学、反科学的泥潭;不“高于”科学,就不可能成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对科学研究有所启发与“指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