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98 0
2010-02-05
2010年02月04日 20:49: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台北2月4日电(记者刘刚 徐群)春节将至,仍有不少大陆经贸访问团来台考察。但与表面的热络相比,大多数团队对具体考察事宜都选择了低调回避。此间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方面是基于商业保密,更重要的是表明大多数陆资企业对台湾的投资政策和环境仍持观望态度。
    台湾“陆资来台投资采购服务协会”筹备处秘书长林琦翔,这两天正忙于接待来自大陆的一个医疗考察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坦言不便透露考察细节。原因很简单:“投资政策和环境还不是很理想,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轻易表态。”
    众所周知,两岸经贸环境有高度互补条件,过去很长时间因为某些因素阻碍,投资始终是单向进行。直到去年6月底,台湾主管机关才开放陆资来台。但由于开放项目不多,加之对开放条件有所限制,截至去年底,仅有22个项目签约,金额约为11.5亿元新台币,且多集中在航空和软件领域。
    去年12月29日,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将陆资来台第一阶段总结为示范期和宣导期,并表示启动第二阶段虽无具体时间点,“但应该不会等很久”。
    时至今日,根据台经济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的最新表态,该部门内部已经完成赴大陆投资的产业松绑及开放第二阶段陆资来台的清单检讨。主管部门的政策倾向优先松绑台湾产业赴大陆投资清单,然后再开放第二阶段陆资来台投资产业清单,具体时间可能要等到3、4月份。
    据台湾经济部门官员透露,第二阶段陆资来台开放项目不会超过100项。包括饮料、第一类电信等,都在台经济部门研讨开放的清单范围内。糖果饼干可能有条件开放,但开放陆资直接投资台湾不动产,“仍需从长计议”。

开放的时间和开放的力度,显然与市场预期相差较远。台湾丰盛环球投资高级副总裁戴兆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两周台湾股市跌幅近一成,陆资未能如期来台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戴兆群说,开放陆资来台是两岸交流重要的里程碑,有助于两岸更紧密地联系,普通股民和市场对此有很高的期待,房地产业者和服务业者也看好陆资来台后的生意前景,当然希望开放的脚步越快越好。
    但去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实质运行后对陆资的诸多限制和缩水,使得市场有些失望。“因为在最单纯的金融投资方面都打了折扣,那么在实质层面的投资,如房地产、制造业等,难度肯定要更大。”戴兆群说。
    从市场预期的角度,戴兆群表示虽然有些担忧,但仍对陆资来台的前景持正面态度,只不过“困难可能要考虑得更多一些,预期也不会像之前那样高”。
    困难何在?陆企忧的是限制颇多的投资政策和陌生的环境,台湾方面则担心本地企业受到冲击,这可能是陆资来台仍延宕不前的主要因素。对此,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去年底于台中举行的陆资赴台座谈会上曾呼吁,无论是要赴台投资的大陆企业还是台湾方面,都不要“怕怕”。
    常年在陆企工作的林琦翔认为,对于台湾来说,陆资来台可以制造工作机会,也会有在地采购等经济活动,能够拉动地方税收等经济发展。他说,无论是大陆企业还是台湾企业,在哪里发展都需要竞争。而除了竞争之外,大陆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实力,有着庞大的人才基数,最重要的是拥有大陆这一庞大的市场,这些优势结合台湾的品牌、管理和服务经验,是非常良性的互补。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陆资来台效应扩大,总投资金额达9.7743亿元新台币,已逼近去年下半年总数,并有望实现今年引资1亿美元目标。
    尽管如此,有评论指出,对照历年台商投资大陆总额至少在1000亿美元以上,以及大陆在海外其他地区的投资金额,这1亿美元仍令人汗颜。
    “还好,这毕竟是个开始。”戴兆群说,接下来如何运作,需要时间也需要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