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取决于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也受到伯南克领导下联储政策主张新变化的影响。联储的利率政策从方向上来说主要取决于通货膨胀状况,利率的调节力度则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有关。伯南克主张通货膨胀制,但他不会全然不顾经济增长和就业状况,他主张的通货膨胀制是有一定弹性的。但明显他领导下的联储会对通货膨胀反应更加敏感,反通胀的力度也会增大。2006年美国经济仍将保持增长的态势,失业率也不会出现大的反弹,而在高油价情况下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并没有解除,加之美国与世界主要大经济体间贸易摩擦不断,如果影响到美进口,则低价进口物品对降低美通货膨胀的贡献将会减弱,不利于美国抑制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伯南克领导下的联储很可能会进一步待机加息,力度会更大,时间会更快。伯南克上任后的报告显示,他在加息问题上的态度要比分析人士预测得更为强硬。美国预测机构环球透视的经济学家布莱恩·贝休恩认为,当美国经济的走势比较强劲时,美联储往往会通过加息进行应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经济从去年的打击中迅速恢复过来,第一季度总体经济增长将非常强劲。他认为,美联储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把利率升到5%。现在,已经有更多的分析师相信,美联储至少会再加息25个基点,甚至有可能在今年7月以前加息两次,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到5%这一水平。
在美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房产市场价格反应上,格林斯潘时期美联储对股票价格和房产价格是比较漠视的。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具有不对称性:资产价格剧跌时货币政策以降低利率作为反应,但在股票价格飞涨时货币政策不作任何反应。《经济学家》认为这鼓励了投资者的冒险行为,更易形成泡沫。泡沫破裂后,联储总是放松银根,这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不作战略准备,在泡沫形成之前或形成中时就做出政策反应抑制住泡沫呢?格林斯潘是第一个提出中央银行要关注资产价格在经济中重要性的央行行长。在私人谈话中,格林斯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大灵活性的。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灵活、判断从而实施货币政策,他反对规则行事。在1999年国会陈词时,他承认“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阻止或抑制住正在形成的泡沫,那么会更好。”最近,他说“我并不否认未来工作能够提高我们对资产价格行为的认识以及对在资产价格行为下货币政策实施的认识。”格林斯潘不愿意对资产价格最初反应是因为美国法律对中央银行职责的限定,同时美国消费越来越依赖于资产价格和家庭信贷这使得联储面临前面已提到的两难。伯南克主张通货膨胀制,并认为货币政策只有在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到预测的未来通货膨胀时才作反应,事实上它减少了联储对资产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的空间,走的更远了。所以短期内股票价格变动和房地产价格变动不会对美货币政策取向构成大的影响。
在汇率政策上,联储的政策取向与美国贸易赤字有关。短期内,美国也有维持当前较高利率水平的需要,以支撑美元汇率,增加美元资产吸引力为美国消费(贸易赤字)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