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478 2
2019-05-08
家教和门风,决定孩子的一生!

曾国藩是一个传奇,他的家族同样传奇。

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大多成为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俗语也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然而,曾氏家族绵延十代,至今没有出现过败家子,堪称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观。其中的奥秘究竟何在?

答案就在曾国藩家书里。

曾国藩说,家书家训为余数十年人间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
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如今大都是中国艺术、科学、医学等诸多领域的顶尖专家。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慎独敬事,仁爱勤勉,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国藩的一生有联为证:“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家书里包含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方法的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

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

曾国藩深知凡事不可太盛,太盛则亏。家书中一再强调的勤俭、低调、隐忍,就是曾家长盛不衰的原因。

而他懂得在逆境中顽强,在顺境中谨慎。短短书信言语,透露着他谋略之深、顾虑之全。

勤俭——乃持家之道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非常善于持家之道,他不仅身居高位,还将很多家族子弟都培养为栋梁之才。

曾家代有人才出,与曾国藩推崇勤俭关系密切。

一个人人追求奢侈的家庭,家风必然好逸恶劳,更有甚者还会有纵情声色的不肖子孙。这样的家庭是非不绝、麻烦不断,一定无法兴旺。

只有勤俭节约的家庭,家族子弟不管是否成才,最起码不会铺张浪费、挥霍败家。人人都能以勤持家,这才是家道中兴之象。


小事——成大事之道

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曾国藩抓得很紧。教子,在曾氏的家庭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曾氏常对家人说:“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轻看了家庭中的日常琐事,这中间就包含着处事待人的绝大学问。

家庭中大事不多,多的是小事。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便可以走出家门做大事。

我们打开一部曾氏家书,迎面扑来的都是曾氏在告诉儿子从小事上做起:

诚实,从不说假话做起;
勤奋,从不睡懒觉做起;
戒骄,从不讥笑人做起;
戒奢,从不坐轿子做起;
端庄,从步伐稳重做起;


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都做好了,人的总体境界就提高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用尽。”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修身、治家金句,都出自《曾国藩家书》。

当荣华富贵时,关于自身修养、持家操守,曾氏告诫儿子:

       凡人多愿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

当部队打胜仗时,他这样提醒兄弟:

           贼既办后,不可露得意之声色,心中亦必存一番哀矜的意思。

弟弟惩治贼人后,曾国藩让他不要得意,假装哀悼之像。这样别人既畏惧曾家的威严,又不会记恨曾家的太恶。实在是高明。

读罢全书,仿佛自己对人性的洞察比以往更为犀利。这就是读《曾国藩全书》与读其他名人传记的不同。

在读《曾国藩全书》时,你会代入到他本人的视角去看世界,如同登高望远,所有的难题均是脚下浮云。

在乱世中,曾国藩由一介布衣而位极人臣,一生功名显赫,为朝廷建立了丰功伟业。

他被奉为官场“楷模”,在官场中以老成持重、灵活多变、坚韧不拔著称。

他不是军人,却为朝廷建立了丰功伟业;

他不是哲人,但留下的文稿字字珠玑,饱含人生的哲理。

很多人明明艰苦奋斗但始终徒劳无功,大概是因为缺乏这种高人的眼光。

转自 传统文化扎根网 公众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5-8 10:12:21
曾氏家族绵延十代,至今没有出现过败家子,堪称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观。其中的奥秘究竟何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1 07:40:25
wengsuode 发表于 2019-5-8 10:12
曾氏家族绵延十代,至今没有出现过败家子,堪称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观。其中的奥秘究竟何在?
祖上有德,世世代代积德。

史上还有范仲淹的家族,800多年的经久不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