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汇率剧烈波动会对经济造成很大干扰
>> 汇率只是一个价格,一国货币可以依此价格换成另一国货币。强势货币表示可以换到的他国货币变多,弱势货币则表示可以换到的他国货币变少。
>> 国际货币市场也存在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当美元走强,可以买到的外币变多时,供给美元的人将从中获益,而需要美元的人将蒙受损失。当美元走弱,可以买到的外币变少时(或是当外币可以买到的美元变多时),供给美元的人将蒙受损失,而需要美元的人将从中获益。
>> 美元走强往往会伤害出口商,帮助进口商,并会减少贸易顺差,增加贸易逆差。另一方面,美元走弱将会促进出口、抑制进口,并会减少贸易逆差或增加贸易顺差。
>> 强势货币有助于外国资金的净流入,而弱势货币则会抑制外国资金的流入。强势货币往往会抑制出口、促进进口,并导致贸易逆差。就投资而言,强势货币有助于资金流入。
>> 换句话说,强势美元有助于外国人投资美国资产,而不是购买美国商品。反之,弱势美元有助于外国人购买美国出口的商品,而不是投资美国资产。
>> 浮动汇率经证实是剧烈波动的,常常在几年内上涨或下跌30%以上。
>> 长期来看,经济学家相信汇率将朝“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汇率(或称PPP汇率)移动。
>> 假设在美国购买以美元计价的某一组国际贸易商品,然后在另一个国家购买以该国货币计价的同样一组商品,无论用哪个国家的货币购买这一篮子商品,其成本都相同时的汇率就是购买力平价汇率。
>> 如果一国的国际贸易商品比另一国便宜很多,那么人们就可以在便宜的国家买入,然后在贵的国家卖出,从中获利。这个过程最终会改变供给量与需求量,使汇率趋向PPP汇率。这个理论也说明汇率将根据两国的通胀差异而调整,毕竟PPP汇率与商品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有关。
>> 从短期与中期来看,汇率通常不会接近PPP汇率水平,也不会朝它移动。相反,汇率会相当明显地波动,这个波动主要是由预期报酬率的改变驱动的。
>> 当国际投资人想知道他们在哪里可以获得最佳报酬率时(无论是投资于美国、欧洲、巴西还是俄罗斯),他们不仅要看投资报酬率,还要看现在与未来的货币汇率。这个行为建立了一个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期望循环。如果人们认为某个国家的货币将走强,他们就会投资于那个国家。当他们投资时,对该国货币的大量需求就会使它走强。但这个自我实现的期望循环无法永远持续下去:预期货币的价格将上涨,导致货币的实际价格上涨,进而引发对上涨中的货币价格有更高的预期,然后进一步导致实际汇率走高。在商品市场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泡沫,外汇市场充斥着随时在扩张或破裂的大大小小的泡沫。在某个时间点,汇率终将回归到PPP汇率。
>> ZF若想管理汇率,通常会追求稳定或缓慢变动的汇率,以创造有利于贸易与长期投资的商业环境。这个逻辑和维持低通胀的理由相似:经济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鼓励企业致力于提高生产力以及它们在全球市场的比较优势。没有哪个国家希望它的企业花不合理的时间去担忧如何自保,以便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或者把心思放在如何从这些波动中获利上,而不是放在如何从生产与销售中获利上。
>> ZF的首要目标是使货币维持某种程度的稳定。经济学家有时会建议某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以便使出口商变得更有竞争力,并且在出口导向的产业中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 虽然潜在的经济因素有时会使货币贬值,但货币贬值并非经济永续增长的正道。毕竟,弱势货币不仅能使出口商变得更有竞争力,对于购买进口商品(例如石油)的消费者和所有企业来说,它还能使所有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从长期策略来看,一个国家不应持续让其货币贬值。
>> 如果一个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那它就不能同时用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胀或失业。多数国家会优先振兴国内经济,而非稳定汇率。
>> 控制汇率的另一个替代方案是在外汇市场直接买卖本国货币。但这种直接买卖的方法有其限制,当一国卖出本国货币时,它会获得某个国家的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因此,只要该国愿意持续建立外汇储备,它就可以卖出本国货币。而当一国买入本国货币时,它需要拥有某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才能购买。因此,只要该国拥有外汇储备,它就可以持续买入本国货币。在某个时间点,这些储备会用完,使得该国无法不断买入本国货币。买卖本国货币往往只是短期办法,并非长期政策。
>> 在管理汇率时,所有ZF都会遇到两个实操上的问题。首先,外汇市场会猜测ZF动向。认为ZF可能采取什么手段干预汇率,这个预期本身就会使汇率剧烈波动。第二个问题是ZF很难设定一个符合现实的汇率。长期而言,货币需要反映购买力平价,需要反映货币实际上可以买到什么东西。如果ZF把货币价格固定在一个不符合现实的水平上,无论是高还是低,都会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金融压力。
>> 近年来,经济学家的普遍看法是,一国可以让汇率浮动或固定,但不应经常处于中间立场,用一种不可预测的方式偶尔让汇率浮动。这种“半吊子”政策的结果经常是汇率暂时维持稳定,但不久就会出现剧烈波动,这会严重冲击中小国家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