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隐忧! 中国PPI将大幅上扬
·
2010-02-08
·
工商时报
【记者彭女韦琳/综合报导】
随着全球原物料价格飙升,财经机构普遍预测今年1月份中国大陆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PPI)将会上升3.2%至4.4%左右。但在产能过剩和竞争激烈的情势下,PPI指数上扬并不会马上传导到终端价格上,这使得企业经营的压力更加沉重,而通膨加剧也将加速政府推出紧缩政策。
自2008年12月以来,中国大陆PPI指数连续12个月出现负成长,直至2009年12月才首度出现正成长,摆脱通货紧缩隐忧。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者诸建芳认为,去年底开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尤其是能源、有色金属、钢铁、橡胶等原物料,涨价速度更是超乎预期,这使得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材料的价格也迅速飙涨,预估1月份的PPI将比去年同期增加4.4%。
诸建芳指出,PPI指数不只是1月份大幅上升,整个第1季都将会持续上扬,2月份PPI会达到5%以上,而3月份更将接近6%的水准。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则预测,1月份PPI成长幅度为3.2%,比上个月增加1.5%。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更认为,因为2009年的基数过低,更使得今年第2、3季的PPI出现两位数的高成长。
但是,由于中国大陆多项重要产业近期都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工业产品价格将无法快速转嫁到终端市场售价上,因此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压力。
广州星迪家具总经理邹定平表示,单独原料的价格上涨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压力,可怕的是所有原料价格一起上涨,但是家具售价并没有跟着涨价,这不但加大了生产成本,还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
宁波华盛电气公司总经理高先君认为,原物料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影响会有滞后性,电器行业的滞后性可以长达半年以上,虽然现在还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很担心未来的冲击。
PPI剧烈上扬,未来则将带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引发通膨加剧的隐忧。李慧勇指出,未来货币政策将可能进一步紧缩,2月份人民银行就可能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在3个月内进行首度升息的动作。
诸建芳也预测,政府的刺激性政策将会提前退场,存准率可能在第1季内就再度上调,而升息则将提早2到3个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