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93 0
2010-02-09
2010年02月09日 09:2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奥巴马将施政重点聚焦国内,旨在重新争取普通民众和中间选民的支持,为民主党赢得中期选举助一臂之力
  文/尚鸿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7日发表上任后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说,全面阐述当前美国面临的内外形势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施政方针。2月1日,奥巴马又向国会提交了总额为3.83万亿美元的预算案,“创造就业”成为核心议题。这两个动作大致透出奥巴马在经济复苏乏力、执政地位出现危机背景下的总体政策思路。
  经济民生问题挂帅
  紧扣经济主题。奥巴马声称,美国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措施初见成效,“最严峻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但危机带来的灾难性影响还在继续,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量企业倒闭,房屋价格下降,小城镇和农村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美仍面临着巨大而艰难的挑战。
  为解决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性问题,美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推进金融改革,构建强劲、健康的金融市场,确保消费者和中产阶级家庭能够掌握作出理财决定所需的基本信息,坚决遏止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奥巴马声称,他将否决国会提交的任何不包括“真正改革”内容的金融法案。
  二是鼓励科技创新,投资建立安全和洁净的核能工厂,开发近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敦促参议院尽快通过综合能源和气候法案。
  三是增加外贸出口,计划在未来5年将出口增加一倍,为此将推出一项“国家出口倡议”,改革出口控制,帮助农场主和小企业增加出口。同时,美将积极开辟新市场,敦促合作伙伴遵守贸易规则,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达成一致。
  四是提高教育水平,21世纪扶贫项目之一就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教育,美国会将通过更新初等和中等教育改革法案,重振社区大学以减轻大学教育的家庭负担,确保在美国不会有人因读大学而破产。
  重点关注民生。奥巴马声称,创造就业将是2010年政府施政的“第一要务”。他敦促国会通过一项新的创造就业法案,重点扶持小企业,建议把华尔街银行返还的300亿美元救助款用于为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为约100万户小企业提供商业减税,取消针对小企业投资的资产所得税。他还表示,政府将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发展清洁能源、鼓励创新和增加出口等来拉动就业,争取年内新增150万个工作岗位。
  2009年,美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美元。为填补漏洞,奥巴马号召美国人勒紧腰带过日子,自2011年起,除国家安全、医疗和社会保险外,其他各项联邦政府开支将冻结3年;不考虑为石油公司、投资基金经理以及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高收入群体减税;设立跨党派的“财政委员会”,在规定的期限内就削减赤字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奥巴马强调,推进医保改革不是为了取得“立法胜利”,也不是出于“政治因素”,而是为了减少小企业和家庭的医保开支,保护公众切身利益。新医保方案在未来20年将使联邦财政赤字减少1万亿美元。奥巴马呼吁国会“不要停止医保改革,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成功”。
  保护公民权利。奥巴马称,现在联邦政府不仅有“美元赤字”,还有“信任赤字”。为重塑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必须对说客说“不”,说客必须公开他们与国会或行政部门的交往情况。此外,美政府将与国会和军方合作,修改禁止同性恋者参军的有关法律;打击违反同工同酬行为;改革漏洞百出的移民制度,既能保护边境安全,又能确保每个遵守法律的人都能为国家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推进外交议程。在阿富汗,美将帮助培训阿安全部队,使其在2011年7月美军开始撤离后有能力承担安全责任;鼓励阿政府实施良政、打击腐败和保护民权。在伊拉克,美将于今年8月底前撤出全部作战部队,同时继续支持伊政府,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和平与发展。“核武器仍是美面临的主要威胁”,美将在今年4月召开的核安全峰会上,敦促各国达成一项清晰的目标,用4年时间处理好所有核材料以防落入恐怖分子手中。美将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通过二十国集团领导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由旁观者变为领导者,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饥饿和防治艾滋病。
  国内政治考虑第一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将施政重点聚焦国内,旨在重新争取普通民众和中间选民的支持,为民主党赢得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助一臂之力。
  恢复经济是施政重点。奥巴马上台之时,美国正深陷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奥巴马将金融危机及其地缘政治影响列为美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大幅提升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对内推出诸多“救市”方案,并取得一定成效。美经济已结束“自由落体状态”,呈现企稳回升迹象,2009年第三季度即实现了2.2%的正增长,道琼斯指数也重返1万点大关。
  但与此同时,经济复苏势头并不稳固,特别是经济刺激计划的后遗症日益凸显:失业率居高不下,已进入10%的“危险区”;财政赤字急剧攀升,2009财年创下1.42万亿美元的纪录,2010财年预计将达1.56万亿美元。奥巴马在一个小时的演说中,用约2/3的篇幅阐述经济问题,以创造就业和控制赤字为主线,勾勒出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政策纲领。在2011财年预算案中,奥巴马建议支出1000亿美元向小型企业提供减税政策,为失业者提供福利以及帮助陷入困境的地方政府重振经济;向大型银行征收额外费用,停止或压缩120个政府开支项目,其中包括美国航天局的重返月球计划。
  凝聚民心是施政核心。奥巴马“新政”虽有进展,但未能取得实质突破,特别是普通民众未能从中得到实惠,失望情绪上升。多家民调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已从上任时的76%下降至目前的不足50%,一半民众认为美国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奥巴马支持率下降直接影响到民主党的选情。在最近举行的弗吉尼亚州州长和马萨诸塞州参议员选举中,民主党接连败北,特别是马萨诸塞州参议员选举失利,打破了民主党占据参议院绝对多数的现状。
  在此情况下,奥巴马在演说中大打“民生牌”,声称“我们要对那些投票把我们送到这里的人民负责”,提出给年收入低于8.5万美元的育儿家庭和照看年长亲属家庭以税收优惠,帮助减轻大学生贷款负担等,以争取中产阶级特别是中间选民的支持。
  弥合分歧是施政保障。奥巴马上台伊始即标榜反对党派政治,主张实行两党合作,但未能有效弥合两党在一些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在去年底参议院投票表决医保改革法案时,共和党议员全部投了反对票。在民主党失去参议院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奥巴马要想继续推进新政,就必须争取共和党的支持。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呼吁民主和共和两党停止信念之争,抛开分歧,共同努力解决国家当前面临的困难,并表示他将对共和党的建设性意见持开放态度,愿意通过总统与国会两党领导人定期会晤等形式与两党保持沟通,希望通过两党合作推进其改革立法议程。
  外交议程相对置后。奥巴马国情咨文中有关外交的内容不足两成,中东和平进程等奥巴马在执政第一年高调推进的外交议程甚至没有提及,这表明奥巴马在国内麻烦缠身,特别是中期选举即将到来之际,将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在民众更为关心的经济和民生问题上。
  奥巴马通过一年的外交实践已认识到,美外交难题积重难返,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突破。从奥巴马的演说看,维护美全球领导地位,体面结束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推进核裁军和核不扩散进程,解决朝核和伊核问题仍是美外交政策的重点。
  落实改革举措很难
  奥巴马在演讲中誓言,我不接受“美国第二”,以显示其推进改革的决心。但在内忧外患的严酷现实面前,奥巴马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仍是未定之天。
  一是经济“软着陆”殊为不易。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奥斯泽格表示,奥巴马政府希望降低赤字能逐步进行,“我们正试图实现软着陆,以避免重演1937年因过度削减赤字引起的经济风险。”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诸多“开源节流”措施,但为“创造就业”,奥巴马提交的2011财年预算案仍高达3.83万亿美元,较2010财年增长了3%。美共和党批评奥巴马提交的预算案“开支更高,赤字更大,征税更多”。天文数字的财政赤字无疑是悬在奥巴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在创造就业和削减赤字间保持平衡,实现经济“软着陆”,是奥巴马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是“空话”难以挽回民心。当前奥巴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公众的“信任赤字”,如何挽回民心、提升支持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奥巴马在演讲中努力重现竞选时的风采,但民众反应谨慎,甚至不乏批评之声。看来奥巴马要想挽回民心,单靠嘴上的功夫是不够的,必须拿政绩说话。
  三是外交脱困更加困难。奥巴马在演讲中对外交着墨不多,固然是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但主要原因是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效果不彰,在诸多问题上陷入了看不到尽头的困境。美在阿富汗“打不赢、输不起”,体面脱身绝非易事;“无核武世界”倡议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伊朗和朝鲜研发核武器的决心难以动摇;俄与美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不会轻易让步;美不顾中方反对,坚持对台售武和会见达赖,中美关系作为奥巴马的外交“亮点”已黯然失色。美外交进入了一个更加困难和不确定的时期。
  四是共和党的掣肘。在民主党失去参议院绝对多数的情况下,今后奥巴马任何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不免面临“党争”的风险。共和党议员以嘘声回应奥巴马提出的合作倡议,麦凯恩对奥巴马继续将“责任”归咎于布什政府更是“深表遗憾”。奥巴马准备将医改法案作为使自己青史留名的一项重点立法工程加以推进,国会参众两院目前正在磋商以达成统一文本,但民主和共和两党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尖锐对立,医改法案最终能否在国会过关已成悬案。(作者为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