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45 6
2010-02-11
!破解2010年货币政策之谜

很多学者都将目光聚焦在货币政策的“度”上,认为找到“宽松适宜”的度是今年政策的关键所在,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在产业结构、企业属性等各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背景下,不存在所谓的“度”。具体而言,货币政策一般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调节经济,而银行只有在能有效测评经济绩效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筛选信贷项目和企业;但现实却是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甚至金融体制被扭曲,在此背景下,银行乱撒胡椒粉的结果便是,信贷统统流进“不差钱”的国企口袋,而后者要么去挤兑紧巴巴的民企,要么飚地王,要么在股市做过江龙,催大资产泡沫的同时助长结构失衡,09年的信贷政策效果即是明证。此态势的严峻性在于,无论刺破泡沫还是纵容泡沫,接盘者都是国家(银行坏账最终由财政部或汇金来买单)。简言之,在错误的战场上要打赢战争的概率接近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11 21:37:03
股市、楼市,真跌还是假摔?

2009年,在经济“V型反转”与货币供给超级宽松的激励之下,沪综指上升近80%,楼市均价暴涨,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分别为上涨27-37%,股市楼市高歌猛进严重挤压实体经济复苏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渐进地转向抑制股市、房市泡沫过度膨胀的政策调控显然已被提上日程。然而,打压政策像一月份疾风骤雨般的紧凑、密集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看起来有些被形势拖着走的无奈、甚至“假动作”的嫌疑:一方面,货币收紧并非直接针对股市、楼市等资产泡沫,而是对年初信贷暴增的应急反应。截至1月19日,银行业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5万亿,距离去年同期水平1.62万亿,仅一步之遥,信贷投放几近失控;另一方面,房产调控既要防范过热又不能出现衰退从而拖累上下游产业,更要配合“两会”政治行情,即重民生、调结构的需要。近日在北京、海南、湖南、山东等多个省市正在召开的“两会”上,要求响应、落实国务院“国11条”、遏制房价疯涨势头的呼声,就无一例外地成了焦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1 21:38:05
2010年房价结局



摘要:楼市新政“靴子”接连落下,多空因素此消彼长、相互博弈;房价承载着社会转型的所有压力,经济问题社会化日趋严峻,2010年的楼市俨然成了一部悬疑大片。


社会急速转型加剧房市矛盾?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利益多元化、阶层分化导致落差加大,而房价承载着社会转型的所有压力。土地财政作为分税制下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平衡器难以退出,是“面粉贵过面包”的逻辑前提。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富不仁,与“利太厚、心太黑”的开发商唱双簧抬高房价,让普通民众为高房价埋单。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现有社会保障制度远未解决城市“夹心层”和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以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被节节攀升的房价所稀释。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冲突在房地产领域集中呈现并放大,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周边国家在转型期的社会动荡即是前车之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1 21:38:23
“十二五”:改革还是过渡


摘要:“十二五”的动力切换、改革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或仅仅以主观意愿为转移;具体或为国家承载过渡,地方则两头多元碰撞忙改革、中间盘整积蓄待过渡。

相比国家预埋战略、全局考量下的均衡过渡,财政捉襟见肘、急需发展替代的地方成为“十二五”改革主战场的概率就很高,只是,由于各地经济形势、改革态势及态度各不相同,“十二五”可能呈现出两头多元碰撞忙改革、中间盘整积蓄待过渡的分化态势。具体而言,珠三角或成为“十二五”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试点地区;以天津滨海、山东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将继续深化金融创新、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态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央、地方一拍即合,擦出改革火花。中国地域广落差大,难以寄希望某一项改革遍地开花,所以往往是整体部署的同时,致力于局部突破,以点带面。而中央有意放在南北两端——深圳在“行政三分”上与天津在产业基金、离岸金融上的先试先行,既保证了政治的维稳、经济的平衡,又推动了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步伐和进程;另外,南方市场经济面临的机制体制性冲突更尖锐、更激烈,靠思想解放、改革破局的要求也更强烈,而渤海湾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市和产业密集带,寻求经济腾飞自不待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2 22:09:50
看完感触挺深,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6 15:35:13
说的太好了,强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