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01 0
2010-02-12
乔海燕

小时候,每逢春节,是我奶奶大显身手的时候。过了阴历二十三,奶奶就开始操办年货,下达各种采购命令,成半夜与我娘商量从初一到“破五”的所有活动,包括一日三餐的菜单,连同来的客人吃什么,都要安排在内。有时候还要写在纸上。奶奶不识字,要求写下来是重视的意思。奶奶说,吃不穷,穿不穷,安排不到才叫穷。



相关报导
和奶奶一起过的那些春节(下)


奶奶的本事就是在有限的年货舞台上,导演威武雄壮的活剧,叫全世界都知道,我们虽然一穷二白,但是,我们宁穷一年,不穷一天,我们的春节,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辞灶

阴历二十三是“小年”,吃辞灶饭。听奶奶说,这是个比较隆重的节,因为过了这一天,就算进入年关,开始过年了。

过去,我们家是个大家族。奶奶当小媳妇的时候,是长门长媳,由于她乖巧,又有心劲儿,过门没有多久,后院“试用”期就得到老太太赏识,“转正”后掌管小灶。所以,奶奶对“灶”的感念相当深刻,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她都牢牢掌握着炉灶的管理权,而且收拾得井井有条。

二十三这天,奶奶会用心做一顿明显地告诉大家“准备过节啦”的饭,一般是晚饭。这顿饭是她准备过年的几样拿手菜的“预演”。有小酥肉、丸子、鸡蛋饺,也有花卷馒头,还会给我爹炒个肉丝,调个凉菜,叫他喝一杯。

在做这些菜的时候,我就喜欢围着炉子看,不断问这问那。奶奶很高兴,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每一样菜在我们家都有它的历史,都有它的演变过程,有些菜,还会有个有意思的故事。

吃“小年”饭,一定要等全家都到齐,坐下,也没有什么仪式,大家就开动,吃着说着,很热闹。我爹照例要宣布,这就开始过年了。再就是教训我们,要听大人话,不许调皮捣蛋。说这话的时候总斜我一眼。再下去,我娘会宣布一些叫我们欢欣鼓舞的事,新电影、单位的聚餐活动、压岁钱,等等。奶奶就会告诉我们,给我们兄妹三个准备了新衣服、新鞋子。

有好东西吃,有压岁钱,有新电影看,还有新衣服,我们很高兴。

蒸馒头

奶奶蒸馒头,首要是发面。她说,面发不好,和着粘,蒸出来死。奶奶很早就准备下好扎头,在面缸里搁了好长时间。这个留在春节用的面扎头,是某一次的馒头特别甜,特别好吃,大家都称赞,然后专门留下的。就像种麦子留种一样。

面发上以后,奶奶会掐着时间,到“收关”时刻,她便亲自守在面盆前,不许任何人动。

然后就是和面、揪髻儿、上笼。春节了,除了馒头外,家家都会蒸些枣馍、糖包,奶奶用剪刀把准备上笼的馒头成一个个小豁口,蒸出来的馒头就像小刺口;她在馒头上按上两粒绿豆,做成前趴后翘的“小兔子”;做枣馒头时,她就把馒头做成盘旋状,一颗红枣安在馒头中间,和别人家的都不一样。

有一年春节,邻居老杨家蒸糖包,搁白糖,我奶奶搁红糖。等出笼,杨奶奶看见我们吃的糖包流出红糖馅,连连跺脚,骂自己“老糊涂”,称赞我奶奶心巧。

鸡蛋卷

奶奶做的春节菜,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蒸鸡蛋卷。其实,这是碗很普通、简单的菜,鸡蛋涮皮儿,卷上瘦肉,上笼蒸六分熟;待吃时,切成手指宽的卷片,码在碗里整齐了,拌上姜丝、葱丝,各种佐料,上笼蒸透即可。

这样的一碗菜,左右邻居都没有,最主要的是,鸡蛋卷里有货真价实的瘦肉!在那样的年月,能买到瘦肉可不是容易事。奶奶照样没有办法。可是,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瘦肉用到一个菜里,其它的菜怎么办呢?还有,来了客人,总得有个小炒,没有一点瘦肉也不行。鸡蛋卷的质量不能变,还是净瘦肉,其它的菜,就要变通了,用各种办法把肥肉做得不腻、不肥,甚至看不见有肥肉。大人为了孩子能吃好,吃的愉快,真是绞尽脑汁。

带鱼也是鱼

记得那是一九六六年春节,家里过节的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已经过了阴历二十三,大人才发现了重大遗漏,没有鱼!

这可是大事啊!春节有鱼,年年有余,图个吉利嘛。没有鱼,怎么过春节呢?

那个年月,可不像现在,拿着钱出去,想买什么就有什么。我记得那年春节,自由市场已经关闭,鲜鱼是根本买不到的。本来,每逢春节,ZF都规定凭票供应鱼,但是,这个春节却没有,离家不远的大菜市场,早早就挂出“今年春节无鱼供应,何时有鱼,听上级通知”的牌子。

眼看就要过节了,鱼,没有着落,大人心里急,连着几天晚上开会,也想不出办法。

到了除夕这天,已经到下午了,太阳光都显得冷清的时候,爸爸突然从外面回家,对我说,看见菜市场有卖鱼的,用多少多少号票。他叫我赶快去买。说着随手给我一块钱。红色的票子,上面印着天安门。

我赶紧找奶奶要票。那时候ZF发购物票,除了油、菜、粉条、豆腐、鱼、肉以外,还编号若干随发,临时有什么可以卖的,就公示告诉民众,数量没有一定,赶上就赶上了。我接过奶奶给的编号购物票,赶紧就往国营菜市场跑。到那里一看,果然,瑟瑟寒风中,站着一位包着大围巾的售货员,面前堆着些鱼,是带鱼。

带鱼也是鱼啊!我打听什么价,怎么卖,两毛八一斤,凭票,每人半斤。我家六口人六张票,可以卖三斤。

再看那鱼,好可怜啊!敢情也饿的厉害,吃不饱,个个瘦小,头比身子大,尾巴比头大,像干柴棍一样,也没得挑。没什么说的,赶紧排队吧。

排队买鱼的人已经不多了。等轮到我们时,货摊上只有残渣余孽。售货员看看也没有什么人了,就对我说,这一堆都给你们吧,五斤,只多不少。我说,我只有六张票。她说,算了,不要你的票了。我又告诉她只有一块钱。她叹口气,也不秤了,把鱼和着冰渣子撮到我提的篮子里,说,一块钱。

我小心翼翼的提着鱼回家,交货。奶奶验货时也说,带鱼也是鱼,吃到嘴里一个味。当然,她也嘟囔了一句对ZF不满的话,我没有听清。

一九六六年的春节,我们全家是在一起过的,这是文革前的最后一个春节。虽然周围的气氛已经很压抑了,但是毕竟是全家在一起啊!从此以后,我们家的人东扯西散,天各一方,直到三中全会开完,一九七九年春节,全家才又聚在一起过了一个团圆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