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11 0
2010-02-12
救市政策的实质是维护现有经济结构
黄焕金
通过4万亿及巨量信贷的救市措施,中国在2009年总算达到了“保八”的目标。但是回头来看,原先的导致经济增长成问题的经济结构问题,显得更加严重了。突出表现在过剩产能问题更加严重,尤其是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成问题了。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最大问题是:不进行大量投入,经济就不能增长甚至下滑,而进行大量投入,又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有人认为,为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是难以避免的,有人干脆认为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为什么认为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去刺激经济增长可行呢?因为经过前一段时期的运行,到经济危机刚刚开始暴发的时候,物价已经处于高位水平。比如在今次经济危机开始时的2008年,物价正处于高位。危机使物价下跌,而下跌的物价对资产价值构成贬值威胁,因此,此时的救市实际上就是要将物价维持住,不让它下跌,以确保资产价值不会贬值,从而能够重新启动社会再生产。所以有人认为需要通过通货膨胀的办法去救市及继续维持经济增长的局面。这个办法就是要让物价更加上涨,从而确保资产价值的升值,而只有资产价值不贬值,社会再生产循环才能得以维持,经济才能增长。
救市政策的实质是维护现有经济结构,因为救市实际上就是托市,即将价格托住,从而在经济危机中让资产不贬值,使资本愿意继续进行生产活动。比如,现在的房价被投机炒作得很高,然后因用于维持不断上涨的房价的资金量不再不断增大而面临高房价难以维持的危机。一旦房价下跌,则投入到房地产中的大量资金就有贬值的风险与危机。由于大量资金贬值会威胁到整个经济的运行,甚至造成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所以必须进行救市,它是要制止房价的继续下跌以保证资金不再进一步贬值,从而确保这些资金能够用于社会再生产循环,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房价越高,这种托市的力量就需要更大,为了托市所耗费的力量也就更大。日本为了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进行托市(救市),至今已经陷于非常高的政府财政赤字。因此,价格过高不仅对市场具有很大威胁,对政府财政也具有很大威胁,一旦价格过高后出现下跌,则政府不得不出手托市,而托市所消耗的国家财政资源之巨大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不让价格上涨过高,不仅有利于市场的健康运行,而且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健康及国家为保障社会民生所必需承担的责任的完成。
这种托市实际上就是维护现有经济结构的保守存在,将市场价格托住让其能够按现有方式继续存在下去。比如因粗放方式而消耗资源过多,从而使产品成本过高,成本过高则所要求的市场价格就必定很高,如果不进行托市,就没有这个市场价格,这些粗放经济体就不能生存下去。所以国家要创造需求条件,以拉动市场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让这些经济体生存下去。可见,所谓“创造与扩大需求”,其很大意义无非就是维护现有经济结构而已。对于这种单纯的“需求论”,没有什么比‘一方面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又叫喊需求不足’更令人感到荒唐可笑了。按经济学基本原理,价格高则需求量下降,因此要想有更大需求,则价格就不能高,甚至要不断下降。但是这种单纯需求论的荒唐之处在于根本不管价格问题,只谈需求问题(或者只谈收入问题)。物价不断上涨,谈什么需求不足呢?要想价格下降,一方面就需要提高生产率以减少凝结在每个产品身上的成本,另一方面要减少附加(强加)在每个产品上面的各种费用,尤其是来自于各种外在强制力量所产生的成本(比如各种行政成本)。比如,要促进需求,减少过剩,就需要减税减费,好让产品价格能够降下来,而要减税减费,就要缩小附加在税费身上的各种行政成本等等。因此,不要用提高公务员工资来促进需求,这样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因为它会通过增加税费而增大产品成本,导致因价格上涨而需求下降。
  在4万亿及各种巨额信贷后,所面临的经济结构问题更重了,因此“尽快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今年高层的迫切要求。这反映了“救市政策起到维护现有经济结构的作用”的确实存在,救市会将现存经济结构保存下来,将在这种经济结构之下所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保存下来,从而使救市实际上起到扩大与加深旧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严重性的效果与作用。由于这个效果与作用,迫使讲了多少年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事情,显得不能再拖下去了,显得更紧迫了,显了“再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就无法持续发展下去的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