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行货币政策角度来看,稳定物价主要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或者利率水平来实现,而金融衍生品对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都可能产生影响。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公众持有货币是出于交易、预防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正相关,未来交易的金额越大,频率越高,货币的交易需求越大。由于衍生品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之又能以较少资金开展大规模交易,无论生产者、流通者还是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签订衍生品合约,只运用较少资金就能确定未来的商品买卖数量,因此,有可能降低交易货币需求。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其数量和市场利率水平负相关。由于金融衍生品提供了以更少的“现金”参与金融交易的机会,而且利率衍生品对投机货币需求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这也将减少对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总的来说,金融衍生品使得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需要做出修正,同时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需求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