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4.关于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环境的思考
2019.6.5
夜半醒来,发现《地质-物探找矿论坛》的部分网友正在探讨锂矿的形成原因,有意见认为来自深层火山喷发的岩浆,我有不同看法。
“锂”是第二周期的初始元素,也是高端元素的过渡形态,应该属于大气层元素,通过沉积来到星球表面。不仅是“锂”元素,第二周期元素可能都是大气层元素,源于大气层边缘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核聚变。
从太阳系看,主要受太阳宇宙射线影响,太阳宇宙射线主要来自太阳表层邻近外太空的核聚变,因为物质形态与太阳的基础物质形态不同,受到排斥,转化为宇宙射线。太阳宇宙射线属于正物质元素,与八大行星的物质形态相同,所以向八大行星聚集,密度递减,所谓“太阳风”是也。
“太阳风”的风速据说每秒400-800千米,与八大行星的大气层撞击必然产生核裂变,转化为光子,进而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太阳风”的密度不同,引发核裂变、核聚变的程度也会不同,所以八大行星的大气成分不同。地球所处位置正好是“碳”、“氮”、“氧”元素形成区间,所以生机勃勃,其他星球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据此判断,每个太阳系都会有一颗行星类似地球环境,金星可能是下一个地球。
地球大气热层的最高温度可能超过“碳”元素的熔点,而热层下面的中间层温度只有摄氏零下45-85度,没有吸热反应的连续核聚变是不会这么低的,地表温度更不会产生生物现象。
“锂”的熔点只有摄氏180.55度,燃点也不会很高(经常听闻锂电池的爆炸新闻),很难在岩浆中存在。所以,来自地球大气沉积的可能性更大。
大气层元素也会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地下,高端元素形成都会经历初级元素形态,产生“滞留”现象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不会是普遍现象。所以,寻找锂矿应该侧重水源沉积。
“碳”是已知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燃点可能更高,所以碳氢化合物的能量可能来自“氢”裂变。碳酸盐、碳酸钙通过高温高压裂解可能转化为油气资源,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也会转化为油气资源,油气资源的形成未必只有一种可能。所以,油气资源有机、无机成矿都有可能,无机成矿的概率更大,因为煤炭和油气资源有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分布的规律。
放开眼界,尊重科学,才有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