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与弹性的悖论——一个范例 我们一般认为当
商品需求是富有弹性时,如果降价,将使得总收益增加;反之,亦反之。缺乏弹性时正好相反。
举一反例:
某一商品由价格5元下降为4元,对应的销售量由500增加到620,求降价前后的总收益对比。
根据弧弹性公式,从5元降到4元,求出弹性=-[(620-500)/500]/[(4-5)/5]=1.2>1
于是,分别求出前后的总收益分别为2500;2480。2500>2480,所以矛盾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哦,对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弹性是不一样的,位置越低,点弹性值就越小。
搂主的需求曲线应该是Q=1100-120*P,e5=120*5/500=1.2 e4=120*4/620=0.774.
今天也长知识了
只要在富有弹性区域,非线性曲线也应该成立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16:56:09编辑过]
谢谢三楼女侠的指教!
根据你的介绍,就是说所谓富有弹性时,价格与总收益
的反比规律。其中所谓的“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
是指需求价格点弹性,不是需求价格弧弹性。
狐弹性也是可以啊,高鸿业的书上介绍的时候,举了例子,就是说计算狐弹性的两点之间,也必须是富有弹性或缺乏弹性,好象没有把这2点分开
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需要做一个补充:
e<1/(1-a)时,价格上升导致总收益上升;
e>1/(1-a)时,价格下降导致总收益上升。
a是价格变化的比率,|a|<1
题上a为0.2,只有e>1.25时,价格下降导致总收益上升,而题上e=1.2。所以产生悖论。
三~~~~~~~~~~~~
楼~~~~~~~~~~~~
果~~~~~~~~~~~~`
然
可
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