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827 73
2006-03-01

新华网报道,美籍政治经济学家龙安志最近在媒体撰文说,“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努力进行教育改革。在20多年的改革过后,中国在面对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科研上的差距还是只能望洋兴叹。他援引中国教育部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是“世界上最短视的”。

龙安志认为,中国迫在眉睫的危机是缺乏善于思考的人才,政府规划者们对此忧心忡忡。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但进展似乎很缓慢。

香港的英文《南华早报》日前以《短视的教育》为题刊登了龙安志的这篇文章。文章一开头就讲述了以下3起触目惊心的事件:

贵州一对16岁的孪生姐妹用老鼠药毒死了父母,原因是中考成绩不理想怕被父母责骂。之后,她们带着父母的两部手机和从父母口袋里翻出的2000元钱到城里闲逛;

河北一个少年和朋友一起用绳子勒死了母亲,因为他母亲要求他放学后仍要学习,而且不允许他去游戏厅玩游戏;河北另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因逃学受罚后,用铁棍砸向了熟睡中的母亲。

文章称,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民众和官员们对此沮丧不已,他们指责失败的教育制度是学术秩序濒临瓦解和青少年犯罪激增的罪魁祸首。

龙安志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科研上的差距,根源可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教育与金钱挂钩。在今天的中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当某些经济学家称“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时,他们指的是教育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而不是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资源的价值。教育让高分学生获利,学生上学交费让学校获利,然后买通教授来获得高分,如此循环往复。人人都从这个金钱循环链中获益。教授们现在把科研当作副业或是个人嗜好。

二是中国缺乏一技之长的不合格毕业生过剩。这是因为职业学院都已经升格为大学,尽管大部分达不到相应标准,不少地方官员还把学院升格为大学作为自己的政绩工程。升格为大学后,以前的学院就可以提高收费和扩大开支。

大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招聘不到有技能的员工。另外,毕业生虽然不能胜任工作,但骄傲自大,被称为“学无所用的废料”。招聘会上甚至有企业打出“名牌大学毕业生一概免谈!”的牌子。这些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只能进入政府机关,在这里只要不犯大错误,就能保住终生的饭碗。

三是升格后的大学在“越大越好”的思想的驱动下合并成风。地方政府忙着建设巨大的校园,但却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1 20:04:00

龙安志认为,中国迫在眉睫的危机是缺乏善于思考的人才,政府规划者们对此忧心忡忡。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但进展似乎很缓慢。

政府如果想要有独立思考的人才就不该拿出不符合实际,自己都不信任的形态意识来束缚学生的自由思考。 还是觉得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的指导思想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 20:22:00
中国学生的短视在于眼下的困难太多,眼光稍微放远一点,就会被眼下的困难拌倒,半天都趴不起来,摔的多了,难免形成思维定式,眼光不由自主的向下看.虽然老师说,要看远一点,越远困难越多,越消极.扫除眼下不必要的困难,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也给中国一个发展空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20:22: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 23:01:00

中国的大学教育是批量生产,大学教授就是产业工人,大学生就是产品了。这样的流水化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就像福特汽车的T型车一样被淘汰了。“T型车”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进步,逐渐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 11:32:00

我认为矛盾还是从发展中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 20:4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