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风尘 发表于 2019-6-21 11:23 
这是某老师的解答:不完全分工时,B专业化于摘果子,得6个果子;A用四小时抓鱼得4条鱼,用余下的五个小时摘 ...
比较优势的目的,在于交换,你得说明你换回来的东西,比过去更多!
-----------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国际贸易理论,它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在这些条件之下,弱势国家
可能通过贸易取得比自力更生还好的结果。
A:摘一个果子需要1个小时,抓一条鱼也是1个小时
B:摘一个果子需要1.5个小时,抓一条鱼需要3个小时
由上可知,B生产什么都比A差,那么是不是就不要和A分工做生意了呢?我们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B自力更生,那么他需要自己摘果子,自己抓鱼,设每天工作9小时,生产两个果子(3小时),两条鱼(6小时)。
如果B主动选择只生产果子呢?则可以生产6个果子——没有鱼吃啊!——到A国去换啊——自己吃掉3个果子,还有3个拉到A国去换鱼,根据A国的情况可以换3条鱼!(注意了,国际贸易这个条件发挥作用了,AB两国分别是两个比较独立的市场,A国市场里的鱼和果子交换比例是由A国的生产率决定的,即1:1)。
所以,对于B国来说,
自力更生:两个果子两条鱼,
分工贸易:三个果子三条鱼。
——没有更多吗?没有好处吗?
而对于A国来说呢?本来可以生产4.5条鱼,4.5个果子。
现在与B做贸易,就加强鱼的生产,比如生产7.5条鱼,1.5个果子。——与B交换之后呢?——4.5个果子,4.5条鱼。.——保持原样不变。
B国得利,并未让A国产生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