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否无视或者“仇视”非体力劳动者?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理论独唱,说她的理论是理论独唱,只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一人提出了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的长短和劳动量的大小这样 的观点,而其他的经济学家并不完全认同这一点。那么,马克思是否仇视非体力劳动者呢?我们说的非体力劳动者,包括的范围很广,企业家,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等,都是非体力劳动者。
很早就有人反驳以上的观点,即,马克思无视甚至“仇视”非体力劳动者。他们辩驳说,“企业家和其他非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虽然没有一只被强调,但是,毕竟在原则上是被考虑到了的,如果有说的不够的地方(指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那么这是很容易加以补充追述的,而毋须对理论(指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基本论点加以修改”(考茨基?)
这样的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辩护,似乎是无力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看到马克思对非体力劳动者的劳动的“原则性”的被考虑到了,而且一百五十多年来,也没有看到新的马克思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进行追述,详细论述非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说,马克思对非体力劳动者的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是十分清楚的,是无需再进行什么两轮修改的。马克思的 价值理论,完全否定非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否定非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对非体力劳动者的蔑视甚至是仇视呢?难道,那些大部分的非体力劳动者不是被马克思归入了剥削者的行列了吗?
有可能有人说,马克思无视蔑视仇视的是私有制下的非体力劳动者,而不是公有制下的非体力劳动者!这样的说法,也有些牵强,因为,按照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公有制下的非体力劳动者同样不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依靠他人的劳动成果生活的人,不是寄生虫或者奴才,那又是什么呢?
那么,马克思是否无视甚至仇视非体力劳动者呢?欢迎马克思经济学家拿出大量证据,证明马克思对非体力劳动者的尊重!
操作与2019年7月12日 早 于从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