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414 0
2010-02-25
2010年02月25日 15:58 来源:山西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的大学都力图把大学办成研究型单位,这样才显得有水平上档次。”在日前结束的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两位委员的一份提案,再次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提到了桌面上。许多高校天天讲办学质量,但谈质量的频度和提高质量的速度极不协调。
  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到底如何?“重科研轻教学”是否严重影响了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我们不好妄加判断。现实却是,很多大学老师一旦出了名,哪怕是稍微一点名气,就基本不代课了。大学教授许子东有一次谈到,内地高校教师中有一个风气很不好,就是以不上基础课为荣,你问那些稍稍聪明点的同行,说你现在上什么课,我只给研究生上课。
  有名气的教师不代课,恰恰违反了很多世界名牌大学的规矩。世界上很多名牌大学都把最有名的教授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讲课,不是说学生一下子就能学到最高深的学问,而是给他们一种人文学术的启悟。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整天夹着一个破书包去给二十来岁的学生上课,用自己的行动,给大学生树立起一种对学术的信仰。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里的大致情形是,“教授一大拨,名师有几许”?有名气的老师们都丢下学生搞科研去了!名师讲课是一流的,有实才也有口才,而科研成果是工匠式的,文章发到核心刊物的教师们未必能够站在讲台上顺畅讲课。很多教师有资格做了教授,却不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如果我们把板子全部打在高校老师身上也有失公正。因为,他们同样受一个不科学体制的拘囿。在高校里谋事,职称是大事,然而评职称对教学没要求,能过就行;而科研却不行,科研获奖有级别,没有科研成果,职称和工资都上不去。在这一指标的主导之下,“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便难以避免。
  大学的三个职能是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缺一不可。没有科研,教学走不到前沿;没有教学,科研的成果无处展示;没有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就跟现实脱节,无法教书育人。但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学质量的高低才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高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重科研轻教学”无疑偏离了大学使命,破坏了大学信仰。但是,我依旧相信那些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们依旧对“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无不神往,他们和大学生们一样都是大学泛行政化的受害者。大学的健康成长靠教授还是靠名师,每个人都心悬明镜。 陈方(河北 媒体从业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