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中国实行拉科技强国之路,可是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成果为零,而且浪费拉资源,他们的理由是:教育经费支出大于当年的科技贡献或国民素质提高带来的经济增长。
本人的观点则是:教育的成果不能用当期的收益来衡量,因为教育的作用具有相当的滞后性,要在以后的几年去衡量,比如:培养一个大学生要四年,至少要在四年以后衡量它的收益。而基础教育的则更长。
可是本人还没有具体的数据来证明我的观点,还请大家支持,提供一些资料数据,不胜感激!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楼主的问题比较复杂,建议先看一下Schutlz和Heckman在人力资本的理论和计量方面的工作。
至于2楼,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对教育的投资导致了高储蓄率和投资的挤出效应,如何评估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当然,愿闻其详。
谢谢楼上的,我一定认真去学习这方面的东西。
同时也希望2楼的把您的 见解详细讲解给在下,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