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10/02/26
谈到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差异时,和以往一样,赵丹阳认为中国的基本面更好,因为中国政府和家庭的负债率不高,且中国的制造业仍最具有竞争力。而且,中国经济进行结构转型的余地很大。在投资方向上,赵丹阳似乎更愿意把目光放在确定性较高的行业身上。他认为,目前市场肯定了清洁能源、环保、医药、基建、铁路和机电设备及消费升级概念的发展确定性,他对于公司的研究也将跟上这个步伐,从这些行业中挖掘出最出色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
谈及股市的大趋势,赵丹阳认为,在经历了08年的大落和09年的大起之后,2010年的股市会归于理性。从他的话语来看,他更相信A股市场会以一个震荡的方式演绎。在这个振荡的过程中,个股的表现会出现分化,“会有股票继续上涨,会有股票继续下跌”。
赵丹阳是一个价值投资的实践者。在他眼里,市场趋势性的上涨,可能还不如发现一家正处于业绩爆发前期的上市公司来的兴奋。无论2010年是涨是跌,赵丹阳必定不会随波逐流,他正把目光盯紧市场,准备把那些下跌行情中落马的价值股收入。
只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投资者。价值投资策略看淡趋势和时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对投资标的充分的了解。普通投资者不但专业能力未必足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真正的价值所在,同时可能很难忍受股价长时间震荡的煎熬,甚至是资产长时间的账面亏损。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盲目跟风赵丹阳,就算是照葫芦画瓢,也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赵丹阳在08年初警示了股市的顶部风险,也在09初年预言了A股标志性底部的出现,许多投资者因此将他奉若股神,但他本人却表现得相当谦虚。在这封信的最后,赵丹阳写道,“我们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我们的投资理论体系。”这句话,出现在他每年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