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07 0
2010-03-03


“富国的穷民”韩国或步日本后尘



朝鲜日报记者
郑喆焕 (2010.03.03 16:19 /更正
2010.03.03 18:13)




今年40岁的上班族S某进公司已12年。他不仅前听说自己供职的公司银行存款达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就来了气。因为他自己的年薪三年未动,家境一年不如一年,而几年来公司的存款越来越多。他的月薪为350万到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扣除生活费、住房抵押贷款利息和父母的零用钱及上小学2年级的孩子的教育费等,每月总是入不敷出。

情况即便如此,债务越积越多。最近部分期满的住房抵押贷款,只好用其它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来抵挡。这么一来,月息和贷款分别增加了5万韩元和1000万韩元。直到去年初工资账户的余额为100万韩元左右,而现在变为负8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7万元)。他说:“公司挣不少钱,不知员工的收入为什么总是倒退。”

最近,韩国“企业越来越富,员工(家庭)越来越穷”的现象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只把挣来的钱存起来,而不是进行再投资以利于民。专家们深表忧虑称:“若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家庭消费越来越缩小,损毁民间经济的长远增长潜力,最终进一步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企业热衷于坐收利息


韩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情况,一看韩国银行的企业存款统计就可知道。
去年底,韩国企业存入银行的现金资产总计215万亿韩元,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2008年的177万亿韩元约增加了38万亿韩元(21%)。这是自2000(26.9%)以来的最大增幅,其增加金额也是历史之最。2004年以后企业的银行存款2005年为14.2万亿韩元,2006年为11.8万亿韩元,2008年为14.3万亿韩元,每年将超过10万亿韩元资金存放在银行金库里。

企业方面解释说:“我们增加现金存量,只是为了应对经济萧条而已。如果遇到可挖掘未来增长引擎的投资绝机,我们把资金用于投资。”

然而这种解释难以为信。因为去年各企业存入银行的215万亿韩元中的183万亿韩元(85%)为一年以上的定期储蓄。

A银行负责企业顾客的高管表示:“定期储蓄若中途取出其利息还不到原息的一半,负责资金的人胆子再大也不会把就要用的钱定期储蓄。企业的定期存款应看作是一两年内不用的钱。”

这就表明,企业不想把挣来的钱通过增加工作岗位和提高工资等还原于民,而是存入银行坐收利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2009年,企业的定期储蓄增加了23%,比经济景气的2006年的8.8%2008年的10.9%都增加了很多。

韩国银行的相关人士指出:“企业创下佳绩,并扩大流动性当然是好事,但把现金不用于再投资而存入银行,就韩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观点而言,消极的层面大。”


富国”的“穷民”
企业收入增加,该国的GDP也随之增加,变成“富国”。然而,资本只集中在企业身上,国民的消费就会萎缩。也就是说成为“富国的穷民”。
去年全国户均收入为413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比2008年的4071万韩元增加了1.5%.这个增幅还不及去年的物价上涨率(2.8%)。从收入增长率减物价上涨率的实际收入增长率则为负1.3%.也就是说实际收入减少了。
特别是,由于正式工作岗位减少而非正式工作岗位增加,实际收入的减少现象更为严重。据统计,去年韩国工人月均工资比前一年涨了0.3%,但非正式工人的月均工资却跌了7%左右。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债务有增无减也是理所当然。去年底,韩国的户均债务为433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比前一年年底的4128万韩元增加了5.1%.从户均收入减去债务,则为负20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连债务也还不上,更不用说储蓄了。据经合组织(OECD)预测,今年韩国的储蓄率(将储蓄额除以收入)3.2%,在30个成员国中垫底。

韩国劳动研究院的相关人士说:“企业应通过投资、增加工作岗位和适当提高工资等,将收益还原于国民经济。把挣到的钱储存而不加以利用,有可能导致工作岗位减少、消费低迷,经济活力减退,然后再导致工作岗位减少,发生恶性循环的危险。

专家们认为,这样的现象与1998年至2002年日本经济所经历的现象很相似。当时日本企业以提高企业价值为由,将挣来的钱存放在银行或分给股东,而不是进行再投资。LG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Lee Ji-pyeong指出:“正因为如此,在日本非正式工作岗位增加,中产阶层以下的劳动者实际收入下降,从而成为了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重要因素之一。”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