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鹏 发表于 2019-8-13 19:31 
需求定律一样有类似的假设,诸如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预期等等假设不变。
照石开石无脑儿的说法,这 ...
首先我们先介绍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正方向变化: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然后我们介绍中国供给定律: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
中国供给定律的经济学释义为:在需求曲线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少价格高(物以稀为贵),供给量多价格低(物以多为贱)。
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的特征主要是两点:价格是原因,供给量是结果;供给量与价格正方向变化。
中国供给定律的特征主要也是两点,与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恰好相反:供给量是原因,价格是结果;价格与供给量反方向变化。
到底是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正确还是中国供给定律正确呢?
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与中国供给定律均有两个关键词:价格、供给量。
价格、供给量在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与中国供给定律的意义相同吗?
价格意义是相同的,应该是可能的市场价格或现实的市场价格。
供给量的意义是不相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供给量指的是整体数量不是个体数量。我们分头介绍一下。
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中的意义西方经济学定义为:某一时期,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某一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量。这里,价格在先,是原因;供给量在后,是结果。
中国供给定律中的供给量定义为:某一时期,生产者计划必须并且能够售出或已经售出的商品量,这个商品数量对应一定的价格。这里,供给量在先,是原因;价格在后,是结果。
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的供给量是说在某一价格向市场提供出售,这里出现了问题,价格是哪儿来的?还没有向市场提供出售呢,怎么会出现价格呢?西方经济学忽略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显然,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中的价格与供给量的先后关系、因果关系搞错了。
为了确保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与供给量是价格在先是原因,供给量在后是结果,我们必须修改供给量的定义。可以修改为:供给量是某一时期,生产者根据上期价格决定在本期生产的商品数量。也就是说供给量应该是生产量。生产量与价格的关系确实是价格在先是原因,生产量在后是结果。
价格与生产量是什么关系呢?
在一定条件下,价格高,增加生产量;价格低,减少生产量。什么是价格高价格低呢?价格在单位变动成本之下,一定是价格低;价格高于单位变动成本,价格是高是低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基本原理如下(管理会计中量本利分析中的数学公式,假设生产全部销售):
利润=(价格-单位变动成本)×生产量-固定成本
当价格低于单位变动成本时,利润与生产量负相关,所以要减少生产量。
当价格高于单位变动成本时,利润与生产量正相关,假设不考虑其他条件,生产者产能没有全部利用,应该增加生产量,这样会使利润增加。但如果考虑其他条件,生产者在现实中或许无法增加生产量。这里有应然与实然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价格高增加生产量——价格上涨增加生产量;价格低减少生产量——价格下降减少生产量。注意这两个对比。
价格高与价格上涨意义不同,价格低与价格下降意义不同。
在价格高的范围,价格下降价格还是属于价格高范围;在价格低范围,价格上涨还是属于价格低范围。在价格高范围,价格下降生产量依然会增加;在价格低范围,价格上涨生产量依然会减少。
也就是说即使把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量按正确的逻辑关系换成生产量,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也是错误的。
中国供给定律是否正确呢?
直观图像上,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供给量多供给量线靠右,供给量少供给量线靠左。供给量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左面的价格比右面的价格高,也就是说供给量少对应价格高,供给量多对应价格低。供给量线是垂直的线,表示一定数量的供给量。
我们用数学公式证明一下。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u是不变的,这样我们可以推出需求曲线方程为:
Q=CPu(u是幂)
Q需求量,C常数,P价格,u价格需求弹性常负数。
假设两条供给量线方程分别为:
Q1=A,对应的价格为P1;
Q2=B,对应的价格为P2;
A小于B。
可求出:
P1/P2=(A/B)(1/u)(1/u)是幂
由于A小于B,1/u小于0,所以有:P1大于P2。
中国供给定律在直观图像上与数学公式上均可以得到证明,中国供给定律是正确的。
结论:
中国供给定律是正确的。
西方经济学供给定律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