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533 89
2019-08-20
叶风尘最近在论坛上对市场经济口诛笔伐,经过与其讨论,发现他的错误源自对市场经济的偏见:
他认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追求更高价格或利润的厂家。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举拍卖的例子作为证据。
但他同时明明还知道:在招**标这种司空见惯的形式中,主体方是追求更低价格消费者。

而事实是,招标也好,拍卖也好,都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交易协商形式,叶风尘在明知道第一种情况广泛存在的情况下,还仅仅凭借后一种情况得出厂家是市场经济主体的片面结论,这恰好印证了他说过的一句话:“因为相信而看见”——他首先相信厂家是主体,然后就看见了拍卖;不相信消费者也是一个主体,然后他就对招**标视而不见。

其实,供求双方构成了市场,供求双方都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只不过,这两者的地位高低也是随市场形势的不同而不同的

在所谓的卖方市场,商品供不应求,卖方具有主动地位。
拍卖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拍卖品很珍稀,而想买的人很多,这就形成了卖方市场,买方形成了竞争——卖方当然可以从中选取出价高的买家。

而在所谓的买方市场,商品供大于求,买方具有主动地位。
投**标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买家只买一套设备,而好几家厂家都可以提供,都要争这个机会,这就形成了买方市场,卖方形成竞争——买家当然可以从中选取出价低的厂家。

叶风尘只看到卖方市场中卖方的交横跋扈,却看不到买方市场时买方的“大爷心态”,一叶障目,片面偏激,逻辑缺失,头脑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20 12:49:19
叶风尘在论坛所犯的第二个可笑错误,就是曲解价值论。

众所周知,经济学的各种价值论,都是在解释价格现象,都是在探求交换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告诉大家现实中的交换是如何进行的
也就是说,各种价值论都是在解释现实,反映现实,总结现实背后的规律。
也就是说,各种价值论还处在“现实是怎样”的范畴。

劳动价值是说:现实中的交换,是按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定价的。
效用价值论是说:现实中的交换,是按商品的(边际)效用定价的。

于是,是否符合现实,就是评判各家价值论谁对谁错的标准。谁能更好地解释现实中的价格现象,谁就是对的。

而叶风尘脑洞大开,他把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都说成了两种主张或建议:建议或要求大家如何去交换
劳动价值论被歪曲为:大家要按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定价呦!不按这个定价是错的呦!
效用价值论被歪曲为:大家要按照商品的效用定价呦!不按这个定价是错的呦!

诚然,我不反对叶风尘对大家的经济活动提出建议或主张,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赞成他所提出的建议。
但是,你不能歪曲原有的经济学前辈提出的价值论啊!人家那些个价值论不是在提建议呀!人家是在解释现实啊!——两码事好不好?岂能混为一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20 12:50:47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19-8-20 12:49
叶风尘在论坛所犯的第二个可笑错误,就是曲解价值论。

众所周知,经济学的各种价值论,都是在解释价格现 ...
叶风尘还有很多错误,以诗赞之:

赞叶风尘

中国没有大地主,中国农民舒服极。
日子舒服玩起义,孩子多了卖土地。
计算资本利润率,流动资金不考虑。
资本主义要修正,工人终生当奴隶。
当了奴隶物产物,不当奴隶币产币。
以物产物大发展,以币产币必危机。
所有质疑早搞定,刚刚又解大问题!
成天凭空吹牛逼,光打雷来不下雨。
胡编滥造无根据,无知妄说没脸皮。
哗众取宠少人理,落叶随风入尘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20 12:54:21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19-8-20 12:49
叶风尘在论坛所犯的第二个可笑错误,就是曲解价值论。

众所周知,经济学的各种价值论,都是在解释价格现 ...
叶风尘:我说市场经济很坏,是说它有代表性的体制,显然招投标没有代表性

我:招**标恰恰是最有代表性的市场经济行为,让各厂家在市场上竞争,压价。

叶风尘:别扯谈了!招投标的主体是消费者,目的是成交价格最低。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生产厂家,目的是在限定产量下,成交价格最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20 12:58:56
拍卖属于卖方垄断、买方完全竞争的组合,因此是不公平的。
拍卖市场有时让人会失去理性——或者造成流拍或者造成买者背上沉重的包袱。
严格而言,拍卖市场确实应该取缔。
还是摆卖市场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20 13:06:14
拍卖市场,属于一定商品量,需求变化的情境。最后以出价最高者得到标的物。
这种需求属于攀比需求,虚假的成分很多。
有的人其实根本不想买,但却假扮买者抬价(或者是窜通或者是抬杠),最后让真正想买的人付出了最高代价。
我国住房市场就类似这种拍卖市场,投资投机者大量采购,造成住房短缺,价格上涨,最后刚需买单。
住房不炒只停留在纸面,未落实到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