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328 46
2006-03-06

虽然教育部已经明确将“教育产业化”作为“过街老鼠”喊打了,但是,从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收费普遍大幅度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不容否认的是,当初确定这一政策的理由之一就是可以“扩大内需”!以“扩大内需”为目的而提高高等教育收费很荒唐的。但问题是,即使是这一荒唐的目的也没能达到。对此我们可以将当年所讲的几个理由一一列数:


1、理由一:提高高等教育收费,可以增加居民的消费,而消费C正是内需C+I+G的一部分,自然可以扩大内需。
错误之处:按照教育部自己的说法,即使是提高了教育收费,其收费也是低于高等教育成本的(且不讨论这一说法的真伪和科学性),也就是说教育支出,一直是政府支出G的一部分,那么提高高等教育收费无非的同时,G中的这一部分教育支出必然也相应的减少了,也就是说,C增加的同时,G减少了,内需不会扩大。

2、理由二:接着1的说法,提高教育收费的同时,政府并未减少政府支出,而是将省下的钱用于其他用途。在G不减少的情况下,C增加,必然会扩大内需C+I+G
错误之处:且不说被省下的这一部分钱,所支付的“其他用途”是不是比高等教育更为重要,单就其所带来的C的增加来说,就有问题:原先由政府来掏的钱现在由居民来掏了,表面上看,居民是要多消费一些,C会增加。但是,只要有基本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清楚:在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水平C取决于其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收入水平不发生大的改变,居民消费总量不会增加,换句话说,居民会在必须掏钱给教育的同时,也要因此而省下其他的开销,消费总量C不会增加。

3、理由三:接着2的说法,提高高等教育收费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也就是说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居民的储蓄,而迫使居民多花一钱。这也与当时,居民储蓄总量水平很高有关,很多人持有这一观点。
错误之处:这一最为普遍的观点,也是最为荒唐可笑的:且不说,巨额的居民储蓄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份,花钱上学的家庭是否普遍都有储蓄。单就提高高等教育收费与储蓄总量水平之间的关系来讲:上大学要花钱,自然会迫使一些家庭将自家的储蓄(或者是亲人朋友家的储蓄)拿来交学费,而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所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的家庭(几乎是所有的中国家庭)在面临高等教育收费提高的情况下,都必须为自己可能会上大学的孩子攒下一笔不小的“学费”。在某个家庭要多交一部分高等教育学费的同时,有很多的家庭要为孩子攒“学费”,储蓄总量是会增加还是减少呢?
其他的细节问题就更多了,不再一一赘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4 23:52: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6 23:56:00

拉动经济

读书已没有什么意义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6 23:57:00
什么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7 00:47:00
本末倒置,鼠目寸光。殊不知科技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唯一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7 09:45:00

以“扩大内需”为目的是不合理的,这里只是讨论其能否实现这个“扩大内需”的目的。如果连这个目的都不能实现的话,当初提高高等教育收费的正面意义和作用就更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7 12:38:00
以下是引用pupil在2006-3-6 21:48:00的发言:

巨额的居民储蓄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份,花钱上学的家庭是否普遍都有储蓄。单就提高高等教育收费与储蓄总量水平之间的关系来讲:上大学要花钱,自然会迫使一些家庭将自家的储蓄(或者是亲人朋友家的储蓄)拿来交学费,而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所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的家庭(几乎是所有的中国家庭)在面临高等教育收费提高的情况下,都必须为自己可能会上大学的孩子攒下一笔不小的“学费”。在某个家庭要多交一部分高等教育学费的同时,有很多的家庭要为孩子攒“学费”,储蓄总量是会增加还是减少呢?

高举双手赞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