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488 1
2019-08-24
思考:
1. 这篇文章值得反复阅读。先不说企业的天花板,个人也是有天花板的。人不是全能的,都会有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但是那些杰出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早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且有意识地规避自己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所花费的时间,并且突出自己所擅长的方面。久而久之的强化则会使得更加成功。
2. 再谈亚马逊的天花板,亚马逊是电子商务,直觉则是天花板在于互联网用户数量和消费倾向,这并不是错误,但其实仍然有一个潜在的增长点,那就是用户的潜在需求。能否突破这个天花板呢?作者说:亚马逊擅长的事情是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可以在这个维度上做到极致,成为用户有明确需求时的第一选择,但我们并不善于激发出用户本身没有的需求。同时作者举例说明许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就是得依靠战略规划部门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加上越来越人性化的算法推荐。
摘录:
3. 在我的个人经历中,那些最成功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早意识到自己的天花板。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也果断避开了。有人早在读小学时,就确定了自己不会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家或网球运动员。另一个人提到,他在大学一年级就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宿舍里数学最好的人,更不要说世界范围了。另一个人工作了一年就知道自己不会是全公司最好的程序员,于是他果断切换到了管理岗位,最后,他成了CEO。
他们很早就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也由此更快地找到了自己发展空间更大的方向。产品开发最令人沮丧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问题,但好处是放弃其中某些维度成本也不高,所以这种思路可以被广泛运用。
这不是鼓吹每个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在生活中,我完全可以和自己的平庸和解:接受自己做饭是中等水平,接受自己赢不了环法自行车赛,接受自己比起去台前更适合留在幕后……但当我们进入商业的范畴,赢家通吃愈演愈烈,想要在日益残酷的竞争中活下来就必须在商言商。在这里,固守自我、随心所欲无法帮助你走得更远,或是走得更好。
4. 就像一个投资人,可能因为运气投中了几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就能一辈子被当做投资天才;或者一次惊人的回报倍数往往会给投资机构带来长久的品牌效应。事实上,一个产品人的直觉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一个时刻恰好契合,从而创造出红极一时的产品。但是一个人的认知是不可能永远与世界的飞速变化同步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持续竞争优势是那么困难。从长远来看,公司内生性的对于产品的改动往往会走向一个负的方向。但我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24 14:34:24
学习笔记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