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19-9-15 11:04 
很多消费者呀,比如他的车出车祸后要修理,维修报价里面就有气囊价格,人家也愿意买。
我记得在我对你的一个回贴中已经谈到过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安全气囊是可能有效用的,前提是:消费者的汽车发生了损坏(不一定是车祸),而且,损坏的地方恰恰是气囊这个部件(如果损坏的是其他部件,气囊还是没有效用)。我早就说过了,效用是可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在某个时间对某个人没有用的东西,在另一个特定的时间就可能对他有用。
当某个人的汽车的某个零部件坏掉时,这时候,这个零部件对他的效用就是:
修复整车效用的效用。
所以,在这个时候,消费者面对的价格是
“维修费+更换损坏零部件”的合计价格,即你所说的
维修报价总额;消费者所要获得的效用是
修复后的整车效用。消费者必须在充分衡量
修复后的整车效用,以及
维修报价总额以后,决定是否接受这个维修报价总额,作出他自己的是否维修决策。
一般来说,消费者还可以有另一个替代方案:放弃修车,另行购买新车。消费者需要比较:是购买新车的“效用-价格比”更大,还是维修旧车的“效用-价格比”更大?从而作出自己的决策。
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如消费者的汽车突然坏在某个偏僻路段的半路上,前不靠村,后不巴店,附近只有一个汽车维修站。这个时候,那个损坏的零部件的效用就是:
使消费者避免因汽车突然损坏而产生的全部损失。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辆装满货物的、带拖车的大卡车,在开到某一个山区的一条路上时,突然,连接主车与拖车的一个大镙栓断裂了,这时候,附近只有一个私人维修店,在这家私人维修店里找了半天找出来一根短钢棒,可以代替那个断裂掉的镙栓,将主车和拖车暂时连接起来,让整辆装满货的大卡车可以继续开往目的地。这根短钢棒本来是个毫无用处的废物,该私人维修店主也是将其随便扔在一个废铁堆里的,但这时候,却有了极大的效用,那位私人维修店主开价200元,那位汽车司机为避免更大的损失,也只好无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