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519 3
2019-09-10
1.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生鲜交易规模就已经达到1.79万亿。这块巨大蛋糕是很多企业难以抗拒的诱惑。但问题也在这里,生鲜市场看上去很大,但非常分散,单个企业的渗透率极低。按照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传统指标来评估一家生鲜企业的前景是具有误导性的。
2.资本看一个项目有自己的逻辑:首先,该项目所在领域的市场规模是不是足够大?其次,在这个领域是否有垄断性企业出现?如果没有,该项目具不具备未来成为行业巨头的潜质?如果回答是的话,这个项目很有可能被资本选中。
3.对于生鲜经营而言,它的技术壁垒并非上述IT技术,而是关于生鲜的采购、储存、物流、打理、保鲜、陈列、定价、营销等一系列技术。生鲜经营技术掌握在一线实操人员手中。《第三只眼看零售》采访了多位生鲜经营操盘手,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学历不高,“泥腿子”出身,实操能力极强,可能讲不出太多道理,但动手调整一下生鲜台面就能让你的门店业绩增长。
4.业界对生鲜技术的认知误区是,多数人关心IT技术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但对生鲜经营技术关注不够,使得生鲜经营在实操层面存在短板。
5.笔者认为,生鲜行业待遇低,工作强度高,它的盈利能力未必可以支撑高举高打的人才配置。而一些由互联网切入生鲜的创业者往往会采用高配置的人才结构来经营“泥腿子”干的事情,结果成本高企。
因此,生鲜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被低估了。那么,生鲜经营人才如何培养?回答是,“攒”起来的。
“每一个生鲜企业的骨干员工,用一个字来形容,全是‘攒’下来的。没有时间的积淀,这种人才不可能到位,而这种人才不到位,企业无法在人、财、物、进、销、存中去抠取利润。”上述高管表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9-10 09:27: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0 13:16:05
学习笔记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22:43:48
很是认真读书的榜样,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