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超边际分析。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经由杨小凯而发展起来,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在21世纪初期达到鼎盛,学界认为其很可能全面取代新古典经济学的地位。由于超边际分析,运用了复杂的数学表达方式,较难理解,很难为大众认知,加上杨小凯过早辞世,更给这门学问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要认识它的本质,我们就要破除迷信,去数学化,用通俗的语言描述超边际分析。
经济学中的所谓的边际分析法,其实就是比较追加一个单位的投入和支出,当两者相等的时候,利润最大化。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边际效用递减,一个是规模效益递增。而超边际分析,则是在边际分析之前,增加一个分工的步骤。杨小凯认为,当交易效率和递增报酬充分小时,所有人选择自给自足;当交易效率和递增报酬充分大时,所有人选择专业分工。杨小凯的目的不在于解释分工,而是在于把分工和经济发展结合到了一起。他认为分工的不断深化,会带来经济的不断的增长。
笔者反复思考,认为杨小凯的这一套理论完全是空想,是站不住脚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推崇杨小凯,首先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走入了穷途末路,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当代经济;其次是杨小凯专业化的数学能力,把推理过程演绎的天花乱坠,往往使人感觉高不可攀,甘拜下风!仔细研读后,就会发现其错误十分明显的,具体意见如下:
【还原真相】
第一:分工模型中,要建立个人效用函数。所谓效用函数,就是消费者在不同数量商品的组合下表示效用大小的一组函数。要实现效用最大化,需要用到等边际法则。这个等边际法则其实是用货币形式表达的。原则上讲,一个单位的货币投入到所有商品身上,效用应该是相等的。然而只有在劳动价值论成立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应用等边际法则。这是因为等边际法则是对具体数量的评价,它的评价主体必须是客观的,而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或者价格都是主观的,所谓的效用最大化是不成立的。
第二:杨小凯的分工理论,有两个情况,一种是自给自足,一种是专业化。自给自足的生产效率虽然很低,但是它的交易效率更低,所以大家才会选择自给自足。专业化的生产效率就会很高,当它高于交易效率的限制的时候,大家就会选择专业化。完全的专业化,虽然生产效率很高,但是分工过细,每个人将与更远的人进行交易,交易效率就会很低,所以分工不能是无限的。杨小凯认为,人们要么选择自给自足,要么选择专业化。
笔者认为,杨小凯这个思路很好,但是他绕过了资本,讨论的是更为专业的工业经济问题,涉及到工厂规划和物流规划,这些都不是经济学本身能够考察的问题。我们把杨小凯的问题换个角度,实际上就是探讨工厂的集中程度的问题。工厂越分散,自给自足程度越高;工厂越集中,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 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区域内的不同产品的生产单元极多;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区域内的不同产品的生产单元极少,其生产的品种较为单一。
第三:杨小凯把制度进步、劳动分工和经济增长结合了起来,用分工模型阐释经济增长。这是一种内生经济增长模式,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制度或技术的进步,分工水平也会自发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一旦停止了分工的演进,社会经济发展将进入减速增长直至停滞。杨小凯的这个结论,和真实世界的经济发展状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以中国汽车业为例,我们过去有“三大三小”的说法。一汽、二汽、上汽是中国的“三大”,是中国主要的汽车生产商,拥有最重要的国际汽车合作伙伴,它们的生产基地分别是长春、武汉、上海。那个时代的汽车工厂数量比较少,每家工厂的辐射范围比较大,属于专业化分工较强的产业,交易效率很低。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普及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各地拥有了更多的合资企业,建立了更多的汽车工厂,就算是传统的“三大”,它们的分工厂也开到了全国各地。因为工厂数量多了,又比较分散,每家工厂的辐射范围就比较小,属于自给自足能力较强的产业,交易效率很高。
通常情况下,将众多生产同类产品的单体工厂在空间上做均衡分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从运输成本角度说,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还是很高的,过去的汽车行业大约40%左右。合理规划物流,缩短产品辐射半径,对于降低整车成本,还是很有意义的。从生产的角度说,通常人们认为会存在规模经济的效应,也就是企业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其实它主要是一种货币机制,而不是生产机制,并非是说单体生产规模越大越好。把社会的发展看成是从自给自足到专业化分工,这是对自然经济演进到工业经济的一种描述;用它来描述当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极不恰当的。当然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中,由于存在所谓的比较优势,所以一定会存在非常大的专业化分工,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第四:经济增长和产能有关,产能和工厂数量有关,工厂数量又和工厂分布有关,而工厂分布又和专业化分工水平有关。这种专业化分工和经济增长,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数学关系,不是因果关系。用其中一个证明另一个,是循环逻辑,在逻辑论上属于没有意义的证明方式,所以用分工或者自给自足程度衡量经济增长是不科学的。
和经济增长构成因果有关的,是折旧!每个产业能实现多少经济增长,取决于该产业的利润和折旧的对比情况。原则上讲,零利润,经济不增长;利润是折旧一倍,经济增长率就是折旧率;利润是折旧两倍,经济增长率是折旧率的两倍!要实现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展,一种方式是选择折旧率比较小的产业,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另一种方式是维持较高的重工业制造优势,重工业的比重较大,轻工业比重较小。当然了,任何方式都是综合权衡的结果,有一利,就有一弊,这里且按下不表。
【后记】
八卦阵,学名九宫八卦阵,俗称奇门遁甲,据说是中国最大的一门秘术,地位极高,却不为世人所知。据后人研究,所谓的八卦阵,其实不过是一种针对对方骑兵冲击的对策,当对方骑兵冲阵的时候,有意空出预先设计好的路径,诱导攻击,继而伺机围歼。如果一门学问,你不想让外人轻易的得知,你大可以给它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对于经济学来说,这件神秘的外衣就是数学。当经济学用一些不知所云的神秘符号建立起来之后,它就化简为繁,走向了神坛。去数学化,可以让我们化繁为简,看见那个走下神坛、不再神秘的超边际分析,并寻求其中的真相。至于它是对是错,有用没有,那就见仁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