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按下粘贴键,将赛格林的简介粘贴以此纪念下来肤浅了事,但是,当我粘贴完,思索了一下我又一下一下删掉,因为,叶落归根的不是别人,是我心中的守望者。
还记得第一次读那本书,是在在思想上无知和“得瑟”的高二,那时候阅读这本书的动机充满了“研究性”。下课的时候,刚好看到这本书塞在同学的抽屉里,就过去拿出来看了下封面,“《麦田里的守望者》,写什么的啊?农民吗?”他当时听了就抓狂了“是J8农民,不是,你个弱智”“你他妈才弱智呢,好看吗”“还可以”“比前几天看的《兄弟》好看?‘ 他提起眼看了看我,邪恶的笑了笑“操,《兄弟》有写召妓没?”“哇,不会这么劲爆吧”我赶紧拿起来翻了翻,“借给我看吧,保证明天看完”“你别把我的书给私人珍藏了啊”。。。
于是,从下午第二节课开始,边和老师“躲猫猫”边翻书,完满的在第二天早上看完了。
可是我最有记忆的却是在看完之后的那个下午,我在课堂上坐了一个下午,看着这个老师来,那个老师走,他们讲的课仿佛是无声电影慢格播放。脑海中却如狂潮激烈的翻滚。
会发现,不知从何慢慢开始,发现世界并不是我所设想的这个世界,我渐渐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我渐渐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公正,我渐渐看到这个世界的黑暗。成人世界的规矩慢慢被我看清,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只能服从,心里积下的苦闷,我只能服从。
守望者敲醒了我,所压抑心中的怒愤冲动,所咒骂世界的虚与伪与假,所屈膝面对的生命,**** you!我不服从!
仿佛我所迷茫的就是他所迷茫的,我所痛苦的就是他所痛苦的,我所纠结的就是他所纠结的。孤寂的我找到了另一个孤寂的我,孤寂的他找到了另一个孤寂的他。是的,他一直在哪里等我,今天终于等到了。那时候的我不明白什么是“垮掉的一代”,不过我终于知道在我的血液里有抵抗的成份,不仅仅是对大人的抵抗,而是对人生的抵抗,对世界的抵抗。**** you!
那是个不妥协,不服从,却意识到我不能反抗的漫长的下午。
过来没多久,我就自己买了本麦田上的守望者回来,可是却再也没有翻过,一次也没有翻过,不是因为没时间,不是因为没精力,而是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在冰冷黑暗的夜里,他一直都在。
“‘我知道他死了!你以为我不知道?但是我仍然可以喜欢他,行吗?就因为这人死了,你不可能马上不再喜欢他了,岂有此理——特别当这个人比你认识的活人要好上一千倍时。’”---《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死了?我觉得没有,因为我看到那个在麦田守望的人,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