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董事会成员,LinkedIn联合创始人兼风险投资人Reid Hoffman解释说:“一旦构建了这些[AI]系统,它们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部署。这意味着[它们的创造者]无论做对了还是搞砸了都会产生相应巨大规模的影响。”
2.去年春天,Google发布了TensorFlow 2.0的早期版本,使得经验不足的开发人员可以更轻松地使用它的AI。其最终目标是让开发AI应用程序变得跟开发网站一样容易。
3.TensorFlow 现在已被下载了约4100万次。数以百万计的设备(汽车,无人机,卫星,笔记本电脑,电话)都在用它来学习、思考、推理和创造。该公司的内部文件有一张图表,那张表跟踪了Google内部TensorFlow 的使用情况(引申而言,它跟踪的是
机器学习项目):自2015年以来增长了5000%。
4.通过帮助AI扩散,Google创造出了对自己可以拿来卖的新工具和产品的需求。Tensor Processing Units(TPU)就是例子,这玩意儿是用于加速试验TensorFlow 的应用程序的集成电路。如果开发人员的TensorFlow 应用需要更大的计算能力(一般都需要),他们可以付费给Google买时间和空间,在Google数据中心用这些芯片来跑自己的应用。
5.Google经常言行不一,但人工智能的风险更大。2018 年3月,Gizmodo 率先报道了该公司与五角大楼签订的AI无人机攻击技术合同,即所谓的Project Maven。Google员工抗议了三个月后,Pichai 宣布不再续签合同。此后不久,另一个项目Dragonfly又浮出水面。员工又抗议了四个月。去年12月时Pichai 告诉国会,Google并无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