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267 0
2010-03-13
山东中顺集团位于东平县经济开发区,是以生产高档生活用纸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共有职工1400人,拥有顺清柔、A&S国际版、洁昕三大品牌和200多个品种生活用纸系列。    一、超前谋划,科学应对金融危机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波及全国,一些行业、企业受到冲击,外地一些企业因此减产、停产。对此,企业核心层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一是辩证分析,正确认识危机。危机向来有危有机,对中顺来说,有困难也有机遇,机遇大于困难。从行业来看,生活用纸属于生活必需品、一次性消费品,根据市场预测,中高档生活用纸的产品需求量将按35%的速度增长,2009-2013年是高速增长的时期,特别是国内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仅相当于欧美的1/10,市场潜力巨大;部分同行企业顾虑重重,纷纷限产、停产,导致市场空间不减反增;受危机影响,原材料、设备价格下滑,高档生活纸价格却相对稳定,企业利润增长,正是低成本扩张的最佳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为应对危机,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为企业上项目、扩规模提供了难得机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企业发展,对现有骨干企业按产业化理念谋划发展,逐步把单个企业做成产业集群、做成园中园,企业发展的环境持续优化;同时,市场具有周期性规律,危机终将过去,经济的复苏必将带来市场的复苏,企业完成低成本建设之日可能恰逢经济回暖、消费旺盛之时。从企业内部来看,经过多年发展,中顺集团由一家村办造纸厂成为集生产制造、国际贸易、委托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有一支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市场体系、较强的品牌优势,具备了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二是思维敏捷,准确抓住机遇。要在市场加剧振荡、产业格局加速调整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就要敢于树立全球眼光,运用战略思维,在全国、全球产业格局中去定位和谋划企业发展。中顺集团确立了“品质立市、规模求效、速度取胜”的发展战略和“创知名品牌、做百年企业、争同行一流、打造国内最大高档生活用纸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公司作出重大决策,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中顺工业园,新上日本BF-EX高速生活纸、纸尿裤、擦拭中生产线,最终形成20万吨高档生活纸的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利税3亿元,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跻身全国前两位。实践证明,这项决策是正确的。如这次引进日本川之江造机株氏会社的BF-EX高档生活纸生产线,相比原来引进的BF-10生产线,产能提高了10%,而成本下降了20%,真正实现了低成本与高扩张的“双赢”。三是出手果断,科学用好机遇。受危机影响,原材料纸浆的价格曾一度下滑,由2008年最高时的5500元/吨下落到4000元/吨,公司及时决策,予以抄底,在价格处于低谷时一次性购进纸浆3万吨,赢得了利润空间。
    二、加大投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危中寻机更需危中抢机。园中园建设规划确定后,中顺集团立即启动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有计划、按步骤迅速推进。一是加快建设园中园。公司规划的两栋500米长、50米宽的主体厂房,从大年初三开始施工,14支施了队伍、2500多人同时进驻、日夜施工,创造丁东平企业建设史上单体工地施工队伍最多、速度最快、一次建设规模最大等多项东平之最。为加快工程进度,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整个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了四个月,被业内人士称为“中顺速度”。为确保工程质量,选派精干人员组成项目筹备建设小组,对项目建设所需材料严格把关,力争每一个建筑单体都建成精品、不留遗憾。很多市县领导同志参观后感慨地说,在中顺,看不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场面,这也是对“拼搏实干、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只争朝夕”的新时期东平精神的最好诠释,也展现了集团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二是积极破解资金难题。中顺集团通过银企合作、利用私募基金、上市融资等方式,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强与县内外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办理了国际信用证业务,争取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泰安商行等银行的信贷支持,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时间和利润空间。创新融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运作资金,成功引进新加坡星展银行资金1亿元,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近日,又与法国里昂投资证券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力争年内实现上市融资。三是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公司品牌优势和成熟的销售网络,在做大做强生活用纸主业的同时,积极策划新上关联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意大利生产线,启动纸尿裤、擦拭中生产线,形成一业为主、多业齐进的良好局面。
    三、多措并举,巩固拓展市场空间
    危机来了,市场淡了,大家缩手缩脚,作为有战略眼光的企业,要积极主动,在着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坚持让利不让市场,细分市场错位发展,千方百计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牢牢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一是科学确立市场定位。市场如战场,瞬息万变,单个企业虽不能改变风向,但可以调整风帆。中顺集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消费品价值取向,把产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场,满足了消费者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从而稳定了高、中档消费群体。二是创新营销方式。公司采用“企业+经销商+超市”的销售策略,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抢占更多市场。目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A、B、C类客户2万多户,产品已覆盖了江北大中城市和江南部分城市。三是坚持细分市场。对山东市场,提出控制发展战略,不断做强做大做细;对江北市场,提出巩固发展战略,在北京设立了销售公司,采取集约化运作方式,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对江南市场,提出拓展发展战略,先后在杭州、上海、武汉成立了销售公司,江南市场销售稳步上升,市场开发遍地开花,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同时,在青岛成立了国际贸易公司,为开展进出口业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强化管理,塑造企业文化品牌
    中顺集团始终倡导品牌理念,保持一流品质,打造一流团队,树立良好形象。一是树立诚信品牌。公司始终坚持以诚实守信行为与客户进行合作交流,在生产经营中讲质量诚信,在产品销售中讲宣传诚信,在对外交流中讲诚实守信,赢得了业务客户和金融机构的广泛赞誉。二是树立责任品牌。在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中,踊跃捐款捐物,仅2008年四川地震捐助活动中,带头捐款捐物10万多元,树立了一个负责任企业的形象。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相关规定,坚持节约优先,通过技术改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尽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提高了产出效益。三是树立人文品牌。高度关爱职工,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不仅不减员、不减薪,而且职工工资上浮20%,为全体职工购买了五项社会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针对部分农民工返乡潮,开门招收返乡农民工,减轻社会就业负担。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了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作者:中共山东省东平县委研究室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2009年第12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