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350 0
2019-10-17

之前,我在财务总监模拟训练营上课,晚上是总结白天的模拟演练,大家回顾整个模拟演练的过程,过每一关时那种解决问题的感受,好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做了这个案例演练之后才明白,敢情平时解决问题的时候解决不明白,原来是因为深陷在财务思维的格局当中。


高手是如何解决问题?


这当中其实有一个误区,我想说的是:其实,解决问题不只靠专业,还要综合很多其他的事。包括:


你对领导意图的理解

做事的目的性

对别人利益的关切的敏感性

考虑问题的多维度

包括把利益相关人拉到解决问题的局中来

……


比如说参加一些政治性的会议,你跟老板可能需要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为的是把皮球踢到别人脚下,才好去触动一些事情的进展。


在现实工作中解决问题,应该说,那些高手都是有综合能力的。一个人厉害,光一样厉害不够,得样样都厉害才行。只有专业厉害,实际上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每一家企业的问题都涉及到方方面面,你要想推动并解决,要对各方面都要有理解与认知才可以。


所以我们现在都讲究一种叫T型结构的,知识结构或者叫跨界的学问。因为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它不能抽象成专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非常复杂。


也就是说,大家在总结的时候,深恶痛绝这样一个苦恼:平时做事的时候太过于陷入财务的专业思维。这是总结中感触非常深的一点,关于这一点,我想再谈谈:刚才我们说的格局视野比较小,对周边的一些事情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受局限,这些其实恰恰不是财务思维,真正的财务思维,并不能限制你经验技能的发挥和解决问题。


什么是“会计思维”?


那是什么东西限制了我们呢?准确一点来讲,应该是会计思维限制了你的发挥。财务思维与会计思维,远远不止是概念上的差异。


为什么说是会计思维限制了你的发挥呢?


首先,我们知道会计平时做事的时候很严谨,讲程序。我们会计叫准则、合规、监督、监控,又细致认真负责,这是会计工作所要求的一种特征。


但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某种认知,我们叫职业病或者叫思维上的一种惯性,就是做任何事都很较真,都很严谨,都很刻板,以至于在现实工作中只讲规矩,不讲规律。


可是现实当中很多事离开财务领域之后,很多东西都是基本的规律在发挥作用,而不是规矩。只讲规矩,不讲规律,使得你在其他领域里待人处事的时候显得非常之刻板。


其次就是我们做会计的,天天学税法,学法律,学准则,要考试等等,让你的脑子充满了各种规则,各种秩序。因为考试的时候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判断题,都要答案,所以这些年下来,会计做的时间长了,考试考多了,就形成了对事物的这样一种认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不是对就是错,做什么事都要答案。


回在现实里,我们工作的时候也就会跟别人要已知条件:


你不给已知条件我怎么解题呢?

你给了我已知条件我才好解题

如果我解不出来,我再找别人问,反正总之应该有个答案


所以,大多数会计一直认为现实中的问题,也总是有客观答案的,会到处去跟别人要答案。然而,现实当中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答案的,尤其是没有标准答案。


这种做什么事都寻求一个标准答案,否则就不踏实不行不对劲,就是一种典型的会计思维。也就是说,做会计时间长了之后,就容易形成这样一种惯性思维,确实会阻碍了你的职业发展、学习和进步,打开格局和调整观念也都会受到影响。


为何“会计思维”会成为阻碍?


有些会计或者财务人员可能就不服了,说:会计招你惹你了,你在这儿大放厥词!


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我还得校正和澄清一下:会计本身没毛病,我刚才说的是会计的惯性思维,就是在职业当中养成了的所谓的职业病。我们说是会计思维限制了你,而不是会计,会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会计”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它很有价值


“会计”作为我们从事这个工作的职业者,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必然要这么做,否则是不合格的,达不到标准的


“会计”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履行职责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会计本身是没毛病的,只是做会计的时间太长了形成的思维可能会有问题。


比如,我们会计做任何事都讲程序,如果所有的事情没程序就不能办了,所有的东西没有流程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这时候你就容易陷入到一种官僚性的那种思维模式。官僚是什么?官僚就是通过复杂的程序来化解每一个人的责任。


我们财务里边反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就是说管理是有成本的,我们要讲究成本效率原则,为了追求最大效益,有些事我们可以先放一放。但是会计不是这样,因为要合规,就必须遵守。


所以我们说会计讲程序,讲严谨性,严谨性过头了就是僵化、死板,做任何事都较真儿。回头我们在待人处事的时候别人都容易不待见你,这就会很麻烦了。


总结一句话:会计没毛病,但会计思维可能会限制我们的发展,我们的观念,甚至是技能的开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