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總體經濟不確定性與終端需求急凍,台積電不僅2020全年營收展望仍維持逾1成成長目標,7奈米以下製程發展完全不受疫情干擾。台積電近日再進一步揭露3奈米與2奈米進度,目前除持續進行3奈米製程技術開發,2奈米亦於2019年展開研發,2020年則著重於改善極紫外光(EUV)技術的品質與成本。
相較目前7奈米EUV製程良率與客戶不明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以及14奈米製程推進緩慢,目前貢獻營收僅1%的中芯國際等對手,台積電製程推進完全照既定藍圖執行,客戶訂單能見度亦已至2022年量產的3奈米。

台積電未來主要研發計畫摘要
台積電2019年營收保持微幅成長,相較全球半導體產業衰減12%,表現令市場驚嘆。此外,資本支出亦維持150億~160億美元,持續加速先進製程技術布局。除了業績表現穩健,台積電仍傾全力加速推進5奈米量產及3奈米、2奈米建置與研發,打破外界認為先進製程布建受到影響看法。
台積電於年報中指出,儘管延續每2年半導體運算能力增加1倍的摩爾定律所面臨的技術挑戰日益困難,然台積電仍持續推進以維持領先地位,當台積電採用3D電晶體的第六代技術平台的3奈米技術持續全面開發時,也已開始開發2奈米技術,且針對2奈米以下的技術進行探索性研究。
台積電指出,雖然半導體產業逼近矽晶的物理極限,然而5奈米製程仍遵循摩爾定律,顯著地提高晶片密度,在相同的功耗下提供更好的效能,或在相同的效能下提供更低的功耗,現已達到2020年上半量產目標。
相較於5奈米製程,3奈米製程技術大幅提升晶片密度及降低功耗並維持相同的晶片效能,2019年的研發著重於基礎製程制定、良率提升、電晶體及導線效能改善以及可靠性評估2020年持續進行全面開發;2奈米製程技術則於2019年開始研發,2020年在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上將著重於改善極紫外光技術的品質與成本。
據設備業者透露,台積電3奈米製程推進仍算順利,在疫情爆發前已完成既定進程,如最關鍵的ASML的EUV設備機台,先前首批採購已交貨,已進入裝機階段,因此近期各國的邊境管控衝擊全球海運與空運,台積電影響不大,主要是ASML的主力客戶三星受到衝擊。
台積電2019年微影技術研發的重點在於5奈米的技術轉移、3奈米技術的開發及2奈米以下技術開發的先期準備,5奈米技術已經順利地移轉。另外,2019年研發團隊成功完成5奈米製程光罩技術的轉移,並在3奈米技術順利導入更複雜且先進的EUV光罩技術,生產良率、週期時間及基板缺陷亦有實質進展,以符合大量生產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加速推進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所耗費的投資金額相當可觀,但由於製程技術遙遙領先對手群,成為晶片大廠唯一代工選擇,因此也幾乎通吃所有需求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訂單。台積電預估,2020年7奈米與5奈米合計佔營收比重將達4成,加上需求強勁的16奈米約為2成上下,先進製程營收比重逼近6成大關。
可觀察的是,台積電2019年最大客戶佔營收比重約23%,較2018年略增1個百分點,顯見蘋果(Apple)對台積電的營收挹注穩健且持續增加,第二大客戶由2018年的8%拉升至14%,市場預估應是華為,以此估算,儘管華為轉單或砍單,但需採用7奈米以下製程晶片仍不得不在台積電投片。
而台積電製程推進不受影響,也讓大聯盟供應鏈吃了定心丸,營運跟著台積電走,訂單能見度已可至2021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