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能方程泰勒展开式类比商品的价格价值
于德浩
2019.11.4
对于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人们有一些基本常识。比方说,猪肉的价格大约是十几块钱一斤;最低不会低于10块钱,最高不会高于20块钱,大部分时间都是12或13块钱的样子。这里的“最低10块钱”就对应商品的基础价值(成本),“平常的12块钱”表示供给平衡的市场平均利润率大约是20%;最高价20块钱,是指需求高涨、供给不足时出现的情形,这种情形总会出现,但持续时间往往不会很长。
人们往往更关心利润,或者说价格的涨跌变化,“若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涨几块钱,这就有差价获利的机会。”对于基础价值10块钱,人们不关心,“这就是大实话,谁不知道啊?”在经济学中,价格=成本+利润。从物理学角度看,成本(基础价值)是价格的零阶近似,利润是一阶近似。零阶近似虽然占比更多,但这是一个几乎不变的量,所以人们不关心;一阶近似的利润占比虽较少,但随市场波动变化很大,人们非常想知道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形。
举例来说,商品的进价是批发10块钱,我能多加2块还是3块钱零售卖出去,这是我应该关心的。至于进价成本10块钱,我只能被动接受,这也不太要紧。哪怕成本进价涨成15元,也无所谓;只要我能加价5元卖出去,就能赚到利润。很显然,利润是取决于市场需求情绪。需求越大,利润就会越高;需求萎靡,利润就会减小。
看一下,在物理学中,是怎么处理零阶近似与一阶近似的关系的。在1900年以前,人们只知道物体的动能1/2*mv^2,也就是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它的能量就越大。到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给出了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主要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蕴含的静能量也就越大,与一般物体的宏观运动速度关系了了。这个观点与经典物理的动能并不矛盾,因为静能量(原子能)虽大,但一般不会被激发,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质能方程的泰勒展开式如下。E=gamma*mc^2;gamma是洛伦兹膨胀因子,=(1-beta^2)^(-1/2)。其中,beta=v/c,是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光速之比。由于宏观物体的运动速度最大不过是300m/s,与光速的3*10^8m/s相比可近似为0。于是,我们在beta^2=0处,进行泰勒展开,E=mc^2[1+1/2*beta^2+3/8*beta^4+…]=mc^2+1/2*mv^2+…。
这样,相对论能量就有经典动能联系起来了。物体的能量近似分为两部分,一是不变的静能量,二是经典动能1/2*mv^2。虽然零阶近似的静能量占比99%以上,但这是一个不变量,经典物理无需关心;一阶近似的经典动能是一个可变量,要格外关心,这总要比后面的二阶或更高阶项大得多。
类比一下,总能量E就是我们看到的商品的最终售价,mc^2就是商品的成本,(E-mc^2)就是利润,这个大小取决于beta,我们称为市场需求情绪。市场需求情绪beta的取值范围是(0,1)。需求为0就表示,这个商品的售价是最低的成本价,利润为0;需求为1就表示,市场行情火爆,价格能最高到10倍成本价以上。
一般来说,在供给平衡的成熟市场,beta的取值应该大约是0.5。这时,gamma=1.15,也就是商品的平均利润率大约是15%。对于普通商品来言,beta的取值范围应该是(0.3,0.87),对应的gamma取值范围是(1.05,2)。就是说,当市场需求低迷时,利润率就降低为5%,当市场需求高昂时,利润率就上升为最高100%。
股票商品,其需求的波动更大。当股市大跌时,人们纷纷避险,把股票市值变现存银行,股票商品的需求情绪就可以到0;当股市大涨时,人们就会把银行存款买成股票,这时需求情绪可达到1。我们按照beta(0.01,0.99),对应的gamma就是(1,7)。就是说,在一个长周期内,股票的最高价与最低价可有7倍之多。
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市场的需求情绪是线性变化的。这里就会有长期的价格趋势出现。比方说,当前股票价格很低,市场需求情绪beta=0.1;在未来的某一天总会需求高昂,使得beta达到0.95以上;这就形成了长期的价格上涨趋势。值得注意的时,价格上涨不是线性变化的。当市场需求情绪从0.1上涨至0.9,价格只是2倍而已;但是当beta从0.9再涨至0.99,这就是从2倍涨到7倍。 当然,如果我们假定需求情绪是线性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前期大约耗时5年,股价才2倍;而后期可能仅用1年,股价就从2倍上涨到7倍,然后又迅速跌回到2倍。
而短期趋势是不可预测的。比方说,今天的需求情绪是0.7,明天可能是0.75也可能是0.65,这无法预测。举个例子,昨天我想吃1根棉花糖,今天我想吃2根棉花糖;明天我可能想吃3根棉花糖,也可能1根都不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