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资产泡沫已引起广泛担忧,通胀爆发似可能性很大,目前已有苗头,而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则困难重重,一切取决于中国政府大刀阔斧革除顽疾的决心和能力,只有内需才能救中国,向2000年那种由于加入世贸从而借助外力拉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不会再出现了,现在是稍有不慎便有贸易战之风险;现在的中国与80年代末的日本已有相当的相似,首先外部环境极为相似:世界性经济危机,本币升值的压力,严重依赖外需,出口严重受挫;内部情况亦颇为类似:巨量的货币供应量,相当的资产价格泡沫,金融业集聚的大量的风险----地方融资平台的巨大风险等等;如果我们也制造出类似日本的巨大泡沫,其破灭的后果不堪设想!一旦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谁也逃不过厄运!
中国经济形势的现状用矛盾重重形容可以说恰如其分,唯一能打开这把错综复杂的经济之锁的钥匙就是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和所占份额的迅速扩大,但这要求一个更加民主的这种体制以便充分保证广大公民的权益,限制政府及政府官员从经济蛋糕中切的太多从而保障居民收入的比重,当然一个强力的而又敢于精兵简政的类似于毛泽东式的人物亦有此能力,但由于集权而带来的太多不确定性使我们不敢有太多奢望,即便是邓小平那样的人物也不得不为了推进改革而考虑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对此我们不敢有太多奢望;小修小补可能性较高,但效率有限。
通胀之后便是通缩,货币终究只是货币,只有实质性的需求才能带动经济持续发展,没了外需,内需如果也起不来,那么我们靠什么,难道靠政府支出?但政府部门并不是生产部门,他不需要为了支出而去生产什么以便交换,因而不能产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打个比喻:政府相当于相当于输血管,职责在于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使社会正常运行;而个体生产经营部门才是经济的造血机构,经济的一切物质财富以及绝大多数精神财富都是由其创造出来的。所以依赖政府支出是不可能带来经济繁荣的,政府支出就像激素类药物,只能短期缓解症状,但不能长期服用,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贻误病情!